中文版序言
导读
导论
1. 对技术的全新思考——现有技术史研究的缺陷
2. 蒸汽机的缓慢进步:技术作为推动力,技术作为大事件
章 技术史与“德国道路”——理论基础、模式与原则
1. 历史上的“适应性技术”——技术史中的地域研究
2. 关于工业和技术领域中“德国道路”的话语历史
3.“美国体系”与“瑞士模式”:国家技术风格的对比
4. 德国的科学技术理想与经验的再发现
5. 合理化、体制和规模限制:技术中的“专制元素”
6. 技术史分期中的人类学标准
第二章 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为标志的技术
(18 世纪到 19 世纪初)
1.人类历史上的“木材时代”
2.“木材时代”的创新行为
3. 德国——一个欠发达国家?18 世纪到 19 世纪初德国的地区技术概况
4. 技术转移及对新技术的适应
5. 国家、技术创新以及主导技术
6. 节约木材带来的动力
第三章 德国生产体制的形成
1. 从 19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规模经济”的解放与限制
2. 铁路作为使国家走向统一的技术,汽车作为德国式迟缓的对照
3.“价廉质差”——世界博览会与技术的民族主义
4. 抽象与权威——论科学的作用
5. 发明者的产业化和专业化——技术的发展观
6. 美国模式与“美国危险”
7. 在机械化的临界点
8. 进步观念与安全管理的技术化——现代环境观念的建立与大量的表面化解决方案
第四章 战前、战中和战后阶段:大规模生产的合理性, 权力与困境
1. 从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到 20 世纪 50 年代:各种生活领域的技术化周期
2. 战争的不完全技术化,技术人员的“背后捅刀”和闪电战概念
3. 电气化与化学合成作为技术路径和集团化过程
4. 合理化运动、心理技术和“为工作的乐趣而斗争”:泰勒制和福特制在适应德国国情时所面临的问题
5. 唯能论要求、煤气经济和大型技术
6. 机动化的德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