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文学传播之路 / 1
章 文学传播要素 / 11
节 文学传播主体—作家 / 12
第二节 文学传播内容—作品 / 18
第三节 文学传播受体—读者 / 21
第二章 文学传播媒介 / 26
节 关于媒介的基本理论 / 26
一、语言媒介 / 31
二、印刷媒介 / 31
三、广播媒介 / 31
四、影视媒介 / 32
五、网络媒介 / 33
第二节 报纸·期刊·书籍 / 34
一、报纸 / 34
二、期刊 / 44
三、书籍 / 51
第三节 广播·影视·网络 / 58
一、广播 / 58
二、电影 / 64
三、电视 / 71
四、互联网 / 79
第四节 出版社·编辑部·发行机构 / 87
一、出版社、编辑部、发行机构的概念职能 / 87
二、中国出版社及出版业活动的历史沿革 / 90
三、中国当代文学出版情况 / 94
第三章 文学传播类型 / 97
节 诗歌传播 / 97
一、诗歌传播的内在素质 / 97
二、古代诗歌传播途径 / 102
三、现代诗歌传播方式与特点 / 106
第二节 散文传播 / 110
一、散文传播历史发展 / 110
二、散文传播特征 / 112
三、散文传播效果 / 117
第三节 小说传播 / 129
一、小说传播历史发展 / 129
二、小说传播方式 / 132
三、小说传播效果 / 135
第四节 戏剧传播 / 139
一、戏剧传播历史发展 / 140
二、戏剧传播形式 / 141
三、戏剧传播效果 / 144
第四章 文学传播功能 / 153
节 主题传播 / 153
一、文学主题意义 / 154
二、文学主题类型 / 160
第二节 形象传播 / 175
一、农民形象 / 176
二、知识分子形象 / 181
三、女性形象 / 187
第三节 情感传播 / 193
一、关于爱情 / 196
二、关于亲情 / 200
三、关于乡情 / 206
第四节 价值传播 / 210
一、审美价值传播 / 212
二、认识价值传播 / 219
三、教育价值传播 / 223
四、文化价值传播 / 227
第五章 文学传播策略 / 232
节 叙事策略 / 232
一、截取一段有意思的生活 / 233
二、讲究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 238
第二节 声像化策略 / 245
一、文学影视化 / 250
二、影视文字化 / 253
三、作家公众化 / 254
四、传播节目化 / 256
第三节 批评策略 / 258
一、关于文学的“人性”问题的讨论 / 262
二、关于“重写文学史” / 266
三、关于“先锋文学”与“新写实小说” / 268
第四节 宣传引导策略 / 273
一、连载 / 277
二、访谈和书讯 / 279
三、评奖 / 281
四、签名售书 / 283
第六章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 / 284
节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历史发展 / 286
一、中国古代文学对外传播 / 286
二、中国现代文学对外传播 / 287
三、中国当代文学对外传播 / 290
第二节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制约因素 / 293
一、意识形态因素 / 293
二、传播途径因素 / 297
三、创作本身的因素 / 300
第三节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 / 303
一、在提高翻译水平质量上下功夫 / 303
二、运用多种媒介资源和形式 / 305
三、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整体影响力 / 308
参考文献 /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