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中国政治交互式电子音乐概论

交互式电子音乐概论

交互式电子音乐概论

定 价:¥59.00

作 者: 陆敏捷 著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9702606 出版时间: 2021-12-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交互式电子音乐是一种新媒介艺术重要形态,即以计算机和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系统,在现场表演/作品呈现的过程中实时生成或配置新的声音材料,使新媒介系统的输入行为与输出音乐(声音)内容之间表现出‘交互’特征的新媒介艺术形态。本书共五章:交互式电子音乐的界定与历史溯源、多媒融合创作特征、丰富样态,新媒介技术对交互式电子音乐的深入影响、交互式电子音乐的未来之路,主要面向对电子音乐、新媒介艺术感兴趣的读者或相关专业师生了解、学习交互式电子音乐。

作者简介

  陆敏捷,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并作为四川音乐学院培养的首位电子音乐硕士研究生留校任教,致力于电子音乐作曲、新媒体音乐的研究与教学;2017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是“文艺与传媒”。陆敏捷现为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电子音乐作曲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俄勒冈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交互式电子音乐”;自2015年开始,获邀作为国际计算机音乐会议(ICMC)作品组国际评审;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交互式电子音乐研究”、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音乐作曲《胡杨林素描Ⅱ》”、西南音乐研究中心项目“新媒介语境下电子音乐的多媒融合创作发展”等;出版教材、译著5部;在CSSCI、中文核心、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3篇;作品与学术论文多次在国内外音乐节、年会人选或获奖,包括国际IAWM新音乐比赛Pauline Oliveros大奖(美国)、国际声音与音乐计算会议SMC(瑞典)、国际计算机音乐年会ICMC(上海、纽约)、SONIC RAIN(美国)、国际电子音乐学会高峰论坛EMS(纽约、名古屋)、国际Kyma年会(德国)、中国民乐与乐器研讨会CHIME(葡萄牙)、首尔国际计算机音乐节SICMF、eARTS(上海)、FMO(美国)、IRCAM国际论坛(法国)、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中国一东盟音乐周、国际电脑音乐与音频技术研讨会WOCMAT(中国台湾)等;指导学生作品、论文多次在国内外比赛、音乐节获奖和展演,包括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音乐新媒体联盟音乐会等。

图书目录

1 交互式电子音乐研究综述
1.1 本书内容框架与写作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重难点与不足
2 交互式电子音乐的界定与溯源
2.1 艺术视角的新媒介
2.1.1 解析的意义
2.1.2 媒介
2.1.3 新媒介
2.1.4 新媒介语境
2.2 交互式电子音乐与新媒介艺术
2.2.1 新媒介艺术的狭义与广义
2.2.2 交互式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
2.2.3 艺术思潮影响
3 交互式电子音乐与媒介演变
3.1 第一媒介时代
3.1.1 二战前媒介技术,环境影响
3.1.2 具体音乐时期影响
3.1.3 德国纯电子音乐影响
3.1.4 磁带音乐时期影响
3.1.5 电子声学音乐时期影响
3.2 第二媒介时代
3.2.1 计算机音乐时期的突破
3.2.2 MIDI作为重要媒介
3.2.3 数字技术提供必要手段
3.2.4 网络搭建“互动”新平台
3.2.5 21世纪新媒介开辟新局面
4 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多媒融合特征
4.1 “多媒融合”辨析
4.1.1 艺术视角的“多媒融合
4.1.2 传播学视角与艺术视角比较
4.1.3 “互媒性”的诠释
4.2 多媒融合特征——互动性
4.2.1 与乐器演奏、人声演唱等结合的交互式电子音乐
4.2.2 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交互式电子音乐
4.2.3 与舞蹈/肢体表演相结合的交互式电子音乐
4.2.4 观众参与互动的表演型交互式电子音乐
4.2.5 观众参与的装置化交互式电子音乐
4.3 多媒融合特征——融合多维感觉信息
4.3.1 听觉的融入
4.3.2 视觉的融入
4.3.3 触觉/动觉的融入
4.3.4 意识/心理的融人
4.3.5 多维感觉信息的综合融人
4.4 多媒融合特征——不确定性
4.4.1 交互式电子音乐的不确定性与偶然音乐
4.4.2 不确定性的表现
4.4.3 观众参与互动所带有的不确定性
5 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多媒融合样态
5.1 典型样态
5.1.1 与传统艺术相结合
5.1.2 由新媒介再造的全新演绎形式
……
6 新媒介影响
7 交互式电子音乐的未来之路
附表
参考文献
结束语
致谢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