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文物考古冲击与调适:长江中游商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的考古学观察

冲击与调适:长江中游商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的考古学观察

冲击与调适:长江中游商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的考古学观察

定 价:¥268.00

作 者: 豆海锋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30686657 出版时间: 2021-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98 字数:  

内容简介

  《冲击与调适 : 长江中游商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的考古学观察》对长江中游地区商代考古遗存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起区域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通过多维视角对长江中游商代社会形态及长江中游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原与南方地区文化互动所显示的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者简介

暂缺《冲击与调适:长江中游商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的考古学观察》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序(i)
**章 绪论(1)
**节 研究的时空范围(2)
一、空间范围(2)
二、时间范围(3)
第二节 发现与研究简史(7)
一、**阶段(7)
二、第二阶段(8)
三、第三阶段(11)
四、长江中游商代文化研究的新趋势(25)
五、亟待解决的问题(29)
第三节 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方法及思路(30)
一、相关理论说明(30)
二、相关研究方法说明(33)
三、研究思路(38)
第二章 江汉地区商代文化研究(40)
**节 区域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40)
一、自然地理(40)
二、文化背景(41)
第二节 商代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57)
一、盘龙城类型(58)
二、意生寺类型(82)
三、大路铺遗存(87)
四、荆南寺遗存(90)
五、周梁玉桥文化(103)
六、辽瓦店子遗存(109)
第三节 出土青铜器分析(112)
一、江汉地区早商青铜器(112)
二、江汉东部地区晚商青铜器(114)
三、鄂东南地区晚商青铜器(117)
四、江汉西部地区晚商青铜器(118)
第四节 区域内文化结构及演进模式考察(119)
一、区域内考古遗存的时空特征(120)
二、各类遗存文化面貌比较(121)
三、各类遗存的文化传承关系(127)
四、区域划分及区域内文化的演进模式(129)
五、与周邻文化之间的关系(132)
第三章 洞庭湖水系区商代文化研究(137)
**节 区域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137)
一、自然地理(137)
二、文化背景(138)
第二节 商代遗存编年研究(145)
一、铜鼓山类型(145)
二、樟树塘遗存(154)
三、费家河文化(158)
四、皂市遗存(179)
五、斑竹遗存(185)
六、朱家台遗存(192)
七、山门脚遗存(197)
八、斗篷坡遗存(204)
九、炭河里文化(206)
十、马栏咀遗存(212)
第三节 出土商代青铜器分析(216)
一、研究概述(216)
二、青铜器区域划分及其文化特征(217)
三、各区铜器的文化特征比较及与商文化中心区铜器关系探讨(239)
第四节 区域内文化结构及演进模式考察(241)
一、区域内考古遗存的时空特征(241)
二、各类遗存相互关系分析(242)
三、诸遗存的文化传承关系简析(247)
四、区域文化特征分析(248)
五、各区文化演进及其模式(252)
六、与周邻地区文化间的关系(254)
第四章 鄱阳湖水系区商代文化研究(257)
**节 区域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257)
一、自然环境(257)
二、文化背景(258)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263)
一、龙王岭类型(264)
二、吴城文化(266)
三、石灰山文化(285)
四、秋形垴遗存(300)
五、角山文化(302)
六、小张家遗存(311)
七、竹园下遗存(313)
八、禁山下遗存(314)
第三节 出土青铜器分析(316)
一、发现与研究(316)
二、有关大洋洲铜器群的讨论(317)
三、其他地点出土铜器分析(327)
四、赣江流域商代铜器的文化背景及礼仪意义探讨(329)
第四节 区域内文化结构及演进模式考察(331)
一、区域内商代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时空分布(331)
二、各类文化遗存的相互关系(332)
三、各类遗存的文化承继关系(335)
四、区域划分及区域内文化的演进及模式(336)
五、与周边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339)
第五章 长江中游地区商代社会形态考察(340)
**节 考古学文化演进所揭示的人群结构(340)
一、长江中游地区商代考古学文化的演进特征(341)
二、文化变迁与人群的关系(344)
第二节 区域聚落形态揭示的社会结构(344)
一、江汉地区(344)
二、洞庭湖水系区(348)
三、鄱阳湖水系区(350)
四、小结(354)
第三节 祭祀遗存所反映的社会特征(355)
一、长江中游商代祭祀与宗教的基本特征(356)
二、青铜礼器所揭示的社会结构(361)
三、长江中上游地区商代祭祀文化圈的形成(363)
第四节 生产、技术方面反映的区域社会特征(366)
一、铜矿开采与冶铸业(366)
二、玉石器制造业(369)
三、种植业(369)
四、狩猎与养殖业(370)
五、制陶业(371)
六、占卜技术(376)
第五节 长江中游地区商代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377)
一、早商时期(377)
二、晚商时期(378)
第六章 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中心区的文化互动(381)
**节 从器物层面看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中心区的文化互动(382)
一、陶瓷器(382)
二、铜礼器(396)
三、玉石器(419)
第二节 从聚落形态看长江中游地区与中心区的文化互动(436)
一、长江中游地区商文化聚落考察(436)
二、长江中游地区土著文化聚落考察(442)
第三节 从技术层面看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中心区的互动(446)
一、制铜技术(446)
二、占卜技术(451)
三、文字技术(461)
第四节 区域文化互动方式探析(466)
一、不同层次互动方式探索(466)
二、商代长江流域与中心区文化互动的通道(471)
第七章 由中心区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互动看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473)
**节 商王朝与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的政治关系探讨(473)
一、商文化南部“边缘”结构的分析(473)
二、文化互动所体现的商文化南部“边缘”结构(475)
第二节 由文化互动看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478)
一、现状与研究趋向分析(478)
二、历时性考察(481)
三、从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看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统治方式(489)
第八章 结语(493)
后记(497)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