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图景与影响机理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图景与影响机理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图景与影响机理

定 价:¥98.00

作 者: 郑育琛 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196468 出版时间: 2022-04-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选取10所不同类型、学历层次和专业的毕业生作为样本对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叙事研究,揭示了不同因素之间对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差异的作用机制,形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图式,并将社会性别理论和人口推拉理论融入到解释研究上,立体化地揭示了父权制文化体制下两性就业流动差异的运作逻辑。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社会、政府、高校和个人等四个层面,提出破解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失衡的举措和建议。

作者简介

  郑育琛,女,福建东山人,1980年生,于201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在《复旦教育论坛》、《大学教育科学》等CSSCI及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共青团中央、福建省教育厅等表彰。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第一节相关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量化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呈现

第一节调查设计

第二节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差异的总体性特征

第三节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差异的内部异质性特征

第四节结果讨论与问题反思

本章小结

第三章质性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追问

第一节质性研究的设计

第二节毕业生就业流动选择的性别隐喻

第三节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规制

第四节毕业生就业流动中的性别镜像:农村女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影响机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省思

第一节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分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差异形成机理

第三节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差异的路径与图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对策与建议: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差异的性别突围

第三节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附录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差异的访谈大纲

图表目录

图0-12003~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状况

图0-2本书的框架结构

图1-1毕业生就业流动形成性别差异的理论分析结构

图2-1男毕业生生源地—工作地城乡流动率

图2-2女毕业生生源地—工作地城乡流动率

图2-3高校毕业生就业类型的性别比较

图2-4男毕业生阶层流动的代际对比

图2-5女毕业生阶层流动的代际对比

图2-6毕业生就业流动收益等级的性别比较

图2-7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月薪等级的性别差异

图2-8不同高校类型毕业生月薪等级的性别差异

图2-9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月薪等级的性别差异

图2-10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城乡流动的性别差异

图2-11不同高校类型的毕业生城乡流动的性别差异

图2-12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城乡流动的性别差异

图2-13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职业所有制类型的性别差异

图2-14不同高校类型的毕业生职业所有制类型的性别差异

图2-15不同学科层次的毕业生职业所有制类型的性别差异

图4-1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差异形成机理的关系作用

表1-1社会性别文化中刻板的两性气质

表1-2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五种类型

表2-1调查样本及二级指标的基本情况

表2-2男女毕业生的生源地—工作地城乡流动率比较

表2-3高校毕业生就业跨省流动五种类型的比较

表2-4男毕业生父子阶层代际流动对比

表2-5女毕业生父女阶层代际流动对比

表2-6分性别分阶层群体向优势阶层的流动率

表2-7毕业生初次就业性别隔离指数与性别友好行业

表2-8各行业2014年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

表2-9调查样本及二级指标的基本情况

表2-10各因素变量的赋值情况及说明

表2-11研究方法及其运用情况

表2-12毕业生流动质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2-13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控制变量分析

表3-1访谈样本基本信息

表3-2研究中的资料三级编码

表3-32009~2013届中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前十专业(依名次先后排序)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