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1.1 丹江及其语言使用状况
1.1.1 丹江简介
1.1.2 语言使用状况
1.2 研究的对象、理论与方法
1.3 丹江方言的声韵调
1.4 几点说明
1.4.1 方言调查合作人(年龄据调查时间计)
1.4.2 常用的方言词语
1.4.3 行文体例
第2章 丹江方言的构词
2.1 附加式构词
2.1.1 语缀“儿”
2.1.2 语缀“子”
2.1.3 语缀“的”
2.1.4 语缀“头”
2.1.5 语缀“圪”
2.1.6 语缀“气”
2.1.7 语缀“活”
2.1.8 语缀“佬”
2.1.9 语缀“精”
2.1.10 语缀“娃儿”“娃子”
2.1.11 语缀“里”
2.1.12 语缀“伙”“伙的”
2.2 屈折式构词
2.2.1 改变声调构词
2.2.2 改变声韵调构词
2.3 分音与合音词
2.3.1 分音词
2.3.2 合音词
第3章 丹江方言的重叠
3.1 丹江方言的重叠现象
3.1.1 重叠概述
3.1.2 名词重叠
3.1.3 动词重叠
3.1.4 形容词重叠
3.1.5 量词与数量结构重叠
3.1.6 代词重叠
3.1.7 副词重叠
3.1.8 象声词重叠
3.1.9 重叠的功能
3.2 “X得Y得Y”重叠式
3.2.1 重叠式的语形特点
3.2.2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及语义搭配关系
3.2.3 重叠式的语用条件
3.2.4 历史来源
第4章 丹江方言的小称
4.1 小称的基本含义
4.2 丹江方言的小称形式
4.2.1 儿化
4.2.2 重叠加儿化
4.2.3 重叠加“子”缀
4.2.4 附加语缀“娃儿[uar35]”
4.2.5 附加语缀“娃子[ua53ts0]”
4.2.6 附加语缀“头儿[t‘our35]”
4.2.7 前加语缀“圪[kw0]”
4.3 小称音变
4.4 丹江方言小称的特点
第5章 丹江方言的时体
5.1 丹江方言的时体
5.1.1 引言
5.1.2 完成体
5.1.3 持续体
5.1.4 经历体
5.1.5 起始体
5.1.6 继续体
5.1.7 已然体
5.1.8 将然体
5.1.9 尝试体
5.1.10 短时体
5.1.11 反复体
5.1.12 小结
5.2 丹江方言持续体标记的历史层次
5.2.1 持续体表达形式的句法、语义功能
5.2.2 语法化机制
5.2.3 语法化来源与过程
5.2.4 语法化程度与历史层次
5.3 丹江方言轻声[ti0]的时体意义
5.3.1 的1
5.3.2 的2
5.3.3 的3
5.3.4 的4
5.3.5 历史来源
第6章 丹江方言的代词
6.1 人称代词
6.1.1 人称代词的形式
6.1.2 人称代词的功能和用法
6.2 指示代词
6.2.1 指示代词的形式
6.2.2 指示代词的功能和用法
6.3 疑问代词
6.3.1 疑问代词的形式
6.3.2 疑问代词的功能和用法
第7章 丹江方言的副词
7.1 丹江方言的副词“白”
7.1.1 白1
7.1.2 白2
7.1.3 白3
7.2 丹江方言的副词“通”
7.2.1 “通”的句法功能
7.2.2 “通”的语法意义
7.2.3 “通”与其他程度副词比较
第8章 丹江方言的助词
8.1 丹江方言“得”的对称与不对称
8.1.1 能性“得”与非能性“得”的对称与不对称
8.1.2 动词前与动词后能性“得”的对称与不对称
8.1.3 “V 得 趋向补语”表可能和表趋向的对称与不对称
8.1.4 “V得C”表可能和表状态的对称与不对称
8.1.5 “有得”“没得”的对称与不对称
8.2 丹江方言“VP”前“给它”“给”
8.2.1 给它
8.2.2 给
8.2.3 历时考察
8.2.4 方言类型比较
第9章 丹江方言的处置句、被动句
9.1 丹江方言的“叫”字句
9.1.1 “叫”的基本用法
9.1.2 “叫”字处置句
9.1.3 “叫”字被动句
9.1.4 方言分布
9.2 丹江方言“看(叫)NPV/A的看”句式
9.2.1 相关句式的基本功能
9.2.2 句式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9.2.3 “看”的语法化及相关思考
第10章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