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词的句法表现即动词能够携带多少论元、携带什么性质的论元,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其语义预知。动词的意义实际上是一个“理想认知模型”(ICM)。(2)句子的意义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命题义,一个是语用义。在实际交际当中,有些句子表达的基本是命题义,只有很少的语用因素,其句法表现接近于动词的ICM。有些句子表达的语用义多一些,而语用义可以引起句子结构很大的改变。(3)及物动词在表达命题义时,句子中只出现其语义上蕴含的论元。如果及物动词语义上蕴含的论元没有出现,或者虽然出现但不在应有的位置,就可以认为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在此基础上,本书考察了上古汉语中数十个动词的句法表现,基本上验证了以上对及物动词句法表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