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宏观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浙江乡村营造发展概况
1.2.1 营建主体变迁
1.2.2 产业功能变迁
1.2.3 乡村风貌变迁
1.2.4 乡村建设管理变迁
1.3 浙江乡村人居环境营造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1.3.1 环境特色营建缺乏系统性
1.3.2 认知评价存在单一性
1.3.3 乡村扶持多口径政策缺乏协同性
1.3.4 发展建设用地供需缺乏平衡性
1.3.5 乡土特色建造技术缺乏留存性
1.3.6 环境设施维护缺乏自发性
第2章 乡村人居环境特色营造的系统解读
2.1 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解读
2.1.1 人居环境的内涵解读
2.1.2 乡村与城市人居环境的解读
2.1.3 乡村人居环境的特色解析
2.2 乡村人居环境特色形成的机理
2.2.1 自然生态的影响
2.2.2 经济生产的影响
2.2.3 社会发展的影响
2.3 乡村人居环境特色营造的要素体系
2.3.1 特色营造的空间视角
2.3.2 特色营造的类型与要素
2.3.3 关键要素的营造指引
第3章 集群化乡村特色营造实践篇
3.1 线状集群村庄的特色营造
3.1.1 公路集群的特色线
3.1.2 水系集群的特色线
3.2 片状集群村庄的特色营造
3.2.1 村镇集群的特色片
3.2.2 行政村集群的特色片
第4章 精品化乡村特色营造实践篇
4.1 生态环境特色营造
4.1.1 山地型特色村
4.1.2 平原型特色村
4.1.3 海岛型特色村
4.2 历史文化特色营造
4.2.1 家族聚落型特色村
4.2.2 历史街区型特色村
4.2.3 传统古村型特色村
4.2.4 重要文保型特色村
4.3 产业经济特色营造
4.3.1 农业生产型特色村
4.3.2 休闲旅游型特色村
4.3.3 文化创意型特色村
附录A 村庄营造过程实践照片
附录B 历史文化型村庄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示例
附录C 莲都高速沿线农房建筑色彩统计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