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祎范祎(1866~1939年),又名范子美,号皕诲,生于扬州,幼年随父迁居上海,13岁时便成为秀才,后后又获举人资格。甲午战争失败后,在强烈的文化危机影响下,范祎开始对传统的经学产生怀疑,转而研习政治、经济等方面,并先后出任《苏报》《实学报》等的记者,支持新政。1900年,范祎得遇广学会主要刊物《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的创办者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 Allen),于1902年担任《万国公报》编辑,由此全面接受“西艺”“西政”和“西教”,并携全家受洗为基督徒,后成为林乐知晚年的重要“代笔”。从晚年开始,范祎逐渐告别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转而提倡建立基督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博爱主义、平民主义和爱国主义等,追求理想的新世界。可以说,范祎的一生集中体现了近现代中国读书人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徘回和过渡,其思想上的变化正折射了近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