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庙,江苏古代**学府,为时任北宋苏州知州的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在五代吴越国钱氏南园的旧址上创立,并创庙学合一,开启了宋代普及地方学校的先河,成为苏州文化繁荣的开端。其庙学合一的创举受到当时朝廷的嘉许,后诏示全国州县仿效,继而又为后世和其他地方所效仿,故有“天下有学自吴郡始”之说。历史上,苏州文庙府学在苏州这座城市历经尚武到崇文的转变过程中,功不可没,其规制仅次于曲阜孔庙,为全国第二大文庙。苏州文庙府学后来多次增修扩建,占地极广,规模居东南诸学宫之首,声誉卓著,其影响纵贯宋元明清四朝。时至今日,苏州这座城市能拥有“状元之府”“院士之乡”的名片,亦是荣耀的象征。为了向世人更好地反映苏州文庙府学的价值,以及风雨兼程近千年的历史,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对苏州文庙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和学习利用。当前,在我国大力倡导儒学传统文化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苏州文庙已经成为勾连儒家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