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马克思主义视角,以扩大内需现象为切入口,从国民经济有机体内部联系分析需求的内涵及其形成,并从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分析各自对商品实现及需求的影响和作用,说明一个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体系标准。在这一标准下,供需可以基本实现平衡,从而揭示出内需不足的本质是缺乏一个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体系。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演变中说明内需不足的出现及具体表现,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出发,以及梳理重构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体系的理论基础,将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在加入信息技术、外贸、固定资本更新等因素后进行扩展,进而重新构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一般结构体系,并分析其运行模式和规律。分析我国在信息技术变革这个特殊的时期国民经济结构体系运行中的具体变化和矛盾(并以此来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提出相应的解决矛盾的措施。 本书的终落脚点在终消费。国民经济结构体系的协调终取决于终消费。只有合理的终消费,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公共消费、共同消费以及合理适度的出口,才能使国民经济既能在技术基础不变维度相对静态下两大部类的顺利循环,又能在技术基础变化维度动态发展过程中顺利实现剩余产品(价值),保证资本积累的顺利进行,社会财富的充裕,使国民经济平衡充分发展,也才能使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基本矛盾得以化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目的得以实现。而终消费的实现,就要靠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