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大中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新城区建设,试图通过城市规模扩张的增量突破,提升城市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兼具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属性,以生产和创新为主导功能,以投资和开放为发展动力,以漂移和叠加为演化模式的新城区,在迅速成为城市新兴增长极的同时,也对老城区的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城区发展与老城区转型的协调并进,本来可以成为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双轮驱动。但是从现实看,由于要素集聚、特惠政策和生产力布局过度向新城区倾斜,导致新城区发展对老城区转型形成挤压,新老城区之间的协调关系难以建立。随着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后发优势的愈加巩固,新城区对老城区的集聚效应发挥压制了扩散效应,导致新城区发展的虹吸效应加速形成。而从老城区自身看,开展区域协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明显不足。由于思想保守,导致老城区与新城区协调发展的主观意愿不足;由于转型进程滞后,导致老城区与新城区发展的步调不一致;由于转型不够全面,导致老城区与新城区关系协调的范围过窄。针对新老城区协调发展的现实困境、特别是新城区发展对老城区转型的消极影响,在现实路径探索和理论机制构建的基础上,建议大中城市从空间关系、市场关系、行政关系和生态关系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保障机制的联动,促进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协调发展。进而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加强产业关联、优化组织形态,加快人口更新、推动社会先行,开发中间地带、适当蓄力留白,加快老城区的转型发展和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