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上下)

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上下)

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上下)

定 价:¥450.00

作 者: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各部门经济 运输经济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5409474 出版时间: 2021-04-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领导铁道事业建设,改变了旧中国铁路分布偏、标准低的状况,同时,还对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加强,双线、电气化铁路不断增加,并形成了高铁网络。铁路的机车车辆工业和专用器材工业,随着运输发展的需要,从无到有,由修到造,从生产蒸汽机车,发展到大批量生产内燃、电力机车,已逐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铁路运营水平逐步提高。铁路部门统一铁路规章制度和多种技术标准及规范,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运输指挥系统,不断加强和改善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工作。新中国铁道事业成就大,发展速度快,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本书编者为《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该编辑委员会是20世纪80年代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立的专门组织编撰《当代中国》丛书的机构,主要任务是实施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的大规模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工程。主要成果是多卷本《当代中国》丛书,共150卷,208册,约1亿字。1999年,《当代中国》丛书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图书目录

总序
序言  吕正操
绪论
 
 
 编
新中国铁道事业的发展历程
 
章  人民铁路的创建(1949—1957)
节  旧铁路的新生
一、接管铁路与抢修抢运
二、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修建和运输
三、深入进行民主改革
第二节  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一、特殊的抢修抢运
二、坚强的后方支援
第三节  学习苏联,推广中长路经验
一、与苏联合办中国长春铁路公司
二、全面推广中长路经验
第四节  开展以“满超五”运动为中心的劳动竞赛
一、运动的兴起及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总结经验教训,推进运动深入发展
第五节  铁路工程和工业建设全面展开
一、新线建设顺利发展
二、旧线改造逐步加强
三、铁路工业初具规模
 
第二章  铁道事业在曲折中前进(1958—1965)
节  得不偿失的探索
第二节  以调整为中心进行全面整顿
一、加强集中统一,整顿规章制度,恢复运行秩序
二、坚决缩短基建战线,大力填平补齐
三、精减人员,加强职工培训
四、大力整修设备,逐步恢复机车车辆的良好状态
五、把支援农业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政策
第三节  再度出现稳步发展的局面
一、集中优势兵力,会战“三线一机”
二、树立先进典型,组织比、学、赶、帮、超活动
三、提高了经济效益,扩大了再生产能力
 
第三章  十年动乱中的铁道事业(1966—1976)
节  动乱开始,铁路受灾严重
第二节  运输生产缓慢恢复
第三节  运输再次受冲击,经过整顿有好转
第四节  人祸天灾交集,铁道事业受损
 
第四章  铁道事业的新发展(1977—1985)
节  扭转混乱局面,运输恢复畅通
一、采取果断措施,把铁路运输搞上去
二、开展竞赛,把运输生产推向新水平
三、学大庆,改善企业管理
四、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失误
第二节  贯彻调整方针,理顺比例关系
一、以旧线改造为重点调整铁路的基本建设
二、机车车辆工业在调整中完成生产任务
三、科技工作开始活跃,职工培训有新进展,职工生活有所改善
四、努力挖潜扩能,完成各项运输任务
第三节  抓好全面整顿,提高企业素质
一、调整各级领导班子
二、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制度
三、整顿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
四、逐步树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
五、整顿路风,提高客货服务质量
第四节  坚持改革,探索新路
一、按照运输规律调整管理机构
二、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三、开始突破传统模式,改革运输组织工作
四、基本建设积极推行投资包干制和招标承包制
五、铁路工业发展横向联合,开始打破封闭型结构
六、运输部门出现个经济实体单位——广深铁路公司
七、多渠道集资,加快铁路建设
八、顺利完成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工作
第五节  显著的成就,深刻的变化
一、铁路运量逐年增长,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二、铁路基本建设稳步发展
三、牵引动力改革出现新的突破
四、铁路科技和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
五、职工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第二编
铁路运输
 
第五章  铁路旅客运输
节  客运组织发展概况
一、统一规章制度,推行旅客计划运输
二、建立以首都为中心的旅客运输网,开办国际联运业务
三、改善客运服务设施,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四、开展各种形式竞赛,涌现一批先进单位
五、提高旅客列车速度,充分发挥客运设备效能
第二节  铁路客运服务
一、车站客运业务和服务
二、旅客列车乘务和服务
三、铁路旅客餐茶供应
第三节  铁路客流组织
一、中国铁路客流情况和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的原则
二、旅客列车编组及其改革
第四节  铁路客运运价
 
第六章  铁路货物运输
节  铁路货物计划运输
第二节  整车、零担和集装箱运输
一、整车货物运输
二、零担货物运输
三、集装箱运输
第三节  按特殊条件办理的货物运输
一、鲜活货物运输
二、危险货物运输
三、阔大货物运输
第四节  铁路货场管理
一、货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货场技术设备的发展
三、建立货场管理制度,建设文明货场
四、加强横向联系,保持货场畅通
第五节  装卸作业及装卸机械化
一、装卸作业机构与组织管理
二、铁路装卸机械化的发展
第六节  铁路货物运价
一、铁路货物运价的沿革
二、铁路货物运价制度
 
第七章  铁路行车组织
节  车站与枢纽行车工作组织
一、中间站行车工作组织
二、编组站行车工作组织
三、枢纽行车工作组织
第二节  车流组织与列车编组计划
一、装车地直达运输组织
二、技术站车流组织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
一、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二、铁路通过能力的加强
第四节  运输工作技术计划与运输方案
一、技术计划
二、运输方案
第五节  日常运输组织和调度工作
一、运输工作日常计划
二、车流调整
三、按图行车
第六节  电子计算机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应用
一、开创时期
二、初步发展时期
三、新发展时期
 
第八章  铁路机务工作
节  机车的运用
一、牵引动力的发展
二、合理调配机型,统一牵引定数
三、改善机务段布局,加强机车整备作业
四、改革机车交路和乘务制度
五、提高机车乘务员素质
第二节  机车的保养和检修
一、乘务与检修相结合的机车负责制
二、调整机车检修的周期和范围
三、改进机车段修作业
四、坚持验收制度
第三节  机车节能、给水供电和轮渡
一、铁路机车的节能工作
二、铁路给水工作
三、铁路电力工作
四、铁路牵引供电
五、火车轮渡
 
第九章  铁路车辆工作
节  车辆的管理
一、整修旧车
二、实行客车逐级配属和货车由铁道部统一管理制度
三、组织爱车活动
第二节  车辆的改造和发展
一、客车
二、货车
第三节  车辆检修制度
一、车辆定期检修周期
二、车辆段修作业
三、客车的整备和运用维修
四、货车的列检工作
五、货车站修工作
六、坚持验收制度
第四节  车辆检修能力的提高
一、车辆检修设备
二、开展修车作业机械化
三、发展现代化检测手段
 
第十章  铁路工务工作
节  工务工作的发展
第二节  线路的养护修理
一、线路的维修和管理
二、线路的大修和管理
三、养路机械化
第三节  桥梁、隧道的养护修理
一、建立桥隧养护制度,开展桥隧大维修工作
二、开展桥梁检定工作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桥梁技术改造
四、隧道重点病害的整治
五、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第四节  路基病害防治和铁路防洪抗灾
一、路基病害的防治
二、防洪抗灾
三、沿线造林绿化
 
第十一章  铁路电务工作
节  铁路通信的发展和报话业务的改进
一、长途通信
二、地区电话
三、专用通信
四、电报设备
五、电报收发和电话接转业务
第二节  铁路信号的发展
一、区间闭塞
二、车站联锁
三、调度集中和调度监督
四、驼峰信号
第三节  通信信号设备的维修和管理
一、通信信号设备的维修
二、通信信号设备的管理
 
第十二章  铁路行车安全
节  铁路行车安全工作在曲折中前进
第二节  铁路行车安全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领导,牢固树立安全思想
二、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
三、加强教育,提高职工素质
四、提高设备质量,加强保安设施
五、依靠地方政府,共同抓好铁路行车安全
 
 
 第三编
铁路新建和改造
 
第十三章  铁路新线建设
节  为开发西部地区修建的铁路干线
一、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
二、西北地区的铁路建设
第二节  为增强中部和东部地区运输能力修建的铁路干线
第三节  为通向沿海港口和邻国修建的铁路干线
第四节  为通达工矿、森林企业基地修建的铁路支线
 
第十四章  既有铁路的技术改造
节  既有铁路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第二节  单线铁路技术改造和增建第二线
一、单线铁路的技术改造
二、大规模增建第二线
三、既有铁路改造和增建第二线的成就和主要经验
第三节  既有铁路的电气化改造
一、宝成铁路电气化改造
二、石太铁路双线电气化改造
三、陇海铁路宝兰段电气化改造
四、丰沙大铁路电气化改造
五、贵昆铁路贵水段电气化改造
第四节  铁路枢纽和站场建设
一、重点铁路枢纽的改建、扩建及其特点
二、铁路枢纽和站场建设的主要经验
 
第十五章  铁路线上的重点工程建设
节  越江跨谷的铁路桥梁建设
一、新中国铁路桥梁建设概况
二、丰富多彩的铁路桥梁建筑
第二节  穿山贯岭的铁路隧道建设
一、新中国铁路隧道建设概况
二、艰巨复杂的铁路隧道工程
第三节  自然环境特殊地带的筑路工程
一、沙漠筑路工程
二、盐湖筑路工程
三、高寒地区筑路工程
四、填海筑路工程
第四节  集散旅客的铁路车站建筑
一、新中国铁路客运车站建设概况
二、各具特色的铁路客运车站建筑
 
第十六章  铁路建设力量的发展和增强
节  勘测设计能力的提高
一、勘测设计队伍的成长
二、勘测设计手段的改进
三、勘测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施工力量的增强
一、施工队伍的发展
二、施工装备现代化的发展
三、筑路民工是铁路建设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十七章  地方铁路和专用铁路
节  地方铁路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专用铁路的发展和概况
一、工业企业专用铁路
二、森林铁路
 
第四编
铁路工业
 
第十八章  机车车辆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节  旧中国的机车车辆工业
第二节  机车车辆工业结构的调整
一、初步调整工厂布局和隶属关系
二、调整产品结构,奠定机车车辆工业基础
三、调整“配、修、造”关系,集中力量整修机车车辆
四、针对产品更新,相应调整产品生产结构
五、实行进一步调整
第三节  老厂的技术改造和扩建
一、在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向专业化生产发展
二、从修造关系失调到向产品更新换代迈进
三、加强技术改造,增强修造能力
四、适应新的形势,普遍进行扩建和改造
第四节  新厂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新厂
二、以老厂为种子建设新厂
三、采取适合机车车辆工业特点的专业化形式建设新厂
四、新厂的技术改造
第五节  步入新时期的机车车辆工业
一、持续增加生产,力图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二、进一步改造和建设机车车辆工厂
三、引进技术,吸收外资
四、发展横向联合,扩散机车车辆产品生产
 
第十九章  机车制造
节  蒸汽机车
一、几种主型干线客货运蒸汽机车的试制、生产
二、调车蒸汽机车和工矿蒸汽机车
三、轻型和窄轨蒸汽机车
第二节  内燃机车
一、铁路牵引动力改革的决策和领导
二、电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情况
三、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  电力机车
 
第二十章  车辆制造
节  客车
一、主型客车的发展情况
二、其他客车
三、试验型客车
四、地下铁道电动客车
第二节  货车
一、敞车
二、棚车
三、平车
四、罐车
五、长大货物车
六、漏斗车
七、自翻车
八、保温车
第三节  轨道吊车及其他专用车辆
一、装卸、救援用轨道吊车
二、线路养护和施工用车辆
三、检测车辆及发电车
第四节  车辆主要部件的生产及发展
一、转向架
二、车辆制动机和车钩缓冲装置
三、客车采暖、空气调节和照明设备
 
第二十一章  机车车辆修理
节  机车车辆修理的计划与组织
第二节  机车车辆修理的生产组织与工艺技术改进
一、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不断完善生产技术管理
二、推行流水作业,进行工艺改革
 
第二十二章  铁路通信信号工业
节  通信信号工业的创立和发展
一、通信信号工业的创立
二、通信信号工业生产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通信信号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四、通信信号工业的新发展
第二节  通信工业产品的发展
第三节  信号工业产品的发展
 
第二十三章  钢梁和道岔制造工业
节  钢梁制造工业的发展
一、钢梁工业的主要成就
二、钢梁技术方面的发展
三、大跨度钢梁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道岔制造工业的发展
 
第二十四章  木材防腐工业
节  木材防腐工业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木材防腐工业的成就
 
第二十五章  混凝土制品工业
节  混凝土制品工业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混凝土制品工业的成就
 
 
 第五编
铁路管理和综合业务
 
第二十六章  铁路机构体制和领导制度
节  国家对铁路的管理体制
一、铁路管理体制的发展
二、铁路管理体制的经验
第二节  铁路运输机构体制
一、管理层次的纵向变化
二、管理布局的横向调整
第三节  铁路工业和基本建设机构体制
一、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机构体制的主要演变
二、铁路基本建设机构体制
第四节  铁路的领导制度
一、实行一长制
二、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三、实行厂长负责制
 
第二十七章  铁路计划管理
节  铁路计划管理的发展
一、铁路计划管理的创建时期
二、铁路计划管理的探索时期
三、铁路计划管理遭到干扰和破坏的时期
四、开创铁路计划管理新局面的时期
第二节  铁路计划的方针任务和主要成就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二、“二五”时期和调整时期
三、“三五”和“四五”时期
四、“五五”和“六五”时期
第三节  铁路计划管理的基本经验
一、关于计划管理体制
二、计划的综合平衡问题
 
第二十八章  铁路财务会计管理
节  铁路财务体制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贯彻经济核算制
第三节  运输收入管理
一、运输收入管理及进款上缴方式
二、运输收入在各铁路局间的分配
第四节  运输成本管理
一、运输成本管理办法的制订和变更
二、成本管理的实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第五节  资金管理
一、固定资金管理
二、流动资金管理
第六节  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
一、初步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
二、建立一套新的会计管理制度
三、重新建立铁路会计管理的正常秩序
四、完善制度,加强会计监督
 
第二十九章  铁路物资管理
节  铁路物资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铁路物资管理体制及有关规定
一、铁路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
二、逐步完善具有铁路特点的物资管理体制
三、物资管理的调整
四、恢复和整顿遭到严重破坏的物资管理制度
五、全面加强管理,开展物资供应体制改革
第三节  主要成就和经验
一、主要成就
二、主要经验
 
第三十章  铁路劳动工资管理
节  铁路职工队伍
一、铁路职工队伍的发展与壮大
二、铁路职工队伍的管理
第二节  铁路劳动定额
一、劳动定额管理开展情况
二、劳动班制
三、劳动定额工作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  铁路工资制度
一、历次工资制度改革情况
二、实行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的情况
三、工资水平增长情况
四、主要经验
第四节  铁路劳动保护
一、建立专职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二、防尘防毒,改善劳动条件
 
第三十一章  铁路干部管理
节  雄厚的铁路干部队伍
第二节  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素质
第三节  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建设各级领导班子
第四节  铁路干部实行垂直管理
第五节  改革干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第六节  做好老干部工作
 
第三十二章  铁路技术管理
节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第二节  铁路技术管理主要规程
一、《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二、《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三、《列车牵引计算规程》
第三节  铁路质量管理
一、进行设备普查登记,奠定质量管理的基础
二、开展计划预防性维修,提高设备质量
三、建立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第四节  铁路标准化及计量工作
一、铁路标准化工作
二、车型、配件简统化和螺纹公制化
三、铁路计量工作
 
第三十三章  铁路科学研究
节  铁路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50年代中期
二、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
三、十年动乱时期
四、1977年到1985年
第二节  铁路科研的主要成就
一、关于扩大铁路综合运输能力
二、关于保证列车安全运转
三、关于节约能源、劳力、材料消耗,延长部件寿命
四、关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
 
第三十四章  铁路教育事业
节  铁路教育的成就
一、加快学校建设步伐,提高办学能力
二、调整纵横向结构及两类教育的比例
三、实行由各级行政负责、教育部门归口管理的体制
第二节  铁路学校教育
一、高等教育
二、职业技术教育
三、基础教育
第三节  铁路职工教育
一、十年动乱前的铁路职工教育
二、铁路职工教育的新发展
 
第三十五章  铁路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
节  铁路卫生机构的设置及特点
第二节  铁路卫生防疫工作
一、铁路运输的卫生防疫工作
二、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第三节  铁路医疗保健工作
一、多种诊疗形式
二、医疗管理
三、医疗技术
四、铁路疗养院
第四节  铁路环境保护工作
一、锅炉、窑炉消烟除尘
二、蒸汽机车消烟除尘
三、卸车机粉尘治理
四、货车洗刷废水治理
五、含油废水处理
六、木材防腐废水处理
七、铁路运输、工业噪声和振动的防治
 
第三十六章  铁路职工生活福利
节  生活福利事业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铁路职工的集体福利
一、乘务员公寓
二、生活供应
三、职工住宅建设
四、其他各种福利事业
五、边远地区的生活工作
第三节  铁路工会的群众生活工作
一、生活互助
二、困难补助
三、关心退休职工生活
四、职工生活的民主管理
 
第三十七章  铁路外事工作
节  国际铁路联运
一、国际铁路联运的开办和发展
二、国际铁路旅客联运
三、国际铁路货物联运
第二节  国际组织
一、铁路合作组织
二、国际铁路联盟
三、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第三节  铁路对外科技交流和友好往来
一、中苏铁路的技术合作和交流
二、中国与朝鲜、东欧国家的铁路科技交流
三、中日铁路技术合作
四、中英铁路科技合作
五、中国与联邦德国的铁路合作
六、中法铁路合作
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铁路技术交流和往来
 
第三十八章  铁路对外援助和承包劳务
节  中国铁路对外援助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援助越南铁路
第三节  援建坦赞铁路
一、修建坦赞铁路的背景
二、勘测设计
三、施工概况
四、人员派遣和物资设备供应
五、技术合作和经营管理
六、技术人员培训
第四节  铁路援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一、铁路援外的组织机构
二、项目管理
第五节  对外承包劳务事业的开展
 
结束语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事业大事记(1949—1985年)
附录二  铁道部部属单位名称表(1986年1月1日)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