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绪论1
一从潮镇家纺说起1
二草根工业与产业混融5
三理论关怀与问题意识12
四本书章节安排20
第二章乡村工业的历史延续与内生发展23
一乡村工业的历史延续性23
二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25
三从乡土经济到社队企业29
四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32
五城乡融合时代的县域经济34
六小结与讨论37
第三章潮镇家纺产业的兴起43
一传统时期(1949年以前)潮镇的家庭工业44
二潮镇的社队企业45
三乡镇企业兴起48
四家庭工业的胜出57
第四章家庭工业的分化与创新61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挑战与变革62
二做布老板的持续分化70
三产品种类的进一步创新75
四小结:乡村产业的生态系统77
第五章柔性网络和系统升级79
一产品升级与创新80
二柔性化生产链条83
三柔性生产与时尚产业88
四系统升级与创新型发展90
五小结与讨论93
第六章产业演化的社会过程97
一“带”:乡土社会的产业扩散97
二“滚”:乡土社会的合作机制105
三产业演化的生命历程112
四小结113
第七章工业化的家庭116
一企业与家庭的配合117
二家庭工业的生产过程120
三家庭工业的生产能力125
四家庭工业的*优规模129
五家庭工业的社会学意涵132
第八章政府行为与乡村工业的产业治理139
一政府行为与乡村工业化139
二地方政府行为视野下的土地治理146
三产业治理的过程153
四以模糊治理模糊156
五产业治理的政策后果160
第九章工业下乡与乡村工业的社会基础164
一工业下乡与来料加工兴起166
二“嵌入”乡土的生产过程169
三乡村产业的“差序格局”173
四曲尽人情:嵌入性的运作机制177
五总结与讨论180
第十章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工业与乡村产业182
一乡村产业与家庭经营184
二乡村产业的延续与变革187
三乡村工业与非农就业192
四乡村产业与城乡融合197
五小结202
第十一章城乡融合进程中的农业转型204
一农业转型过程中的组织形态204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农业细节206
三茶叶的历史传统与技术细节210
四农业的细节与组织形态213
五交往细节与组织困境的解决之道219
六交往细节的历史维度225
七总结与讨论:农业转型的社会基础227
第十二章总结与思考229
一草根工业的创新型发展229
二乡村产业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31
三城乡融合的乡村产业格局233
四乡村产业的社会基础236
参考文献242
后记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