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章 总论
1.1 地理位置
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1.3 自然资源概况
1.3.1 植被及植物资源
1.3.□ 动物资源
1.4 社会经济概况
1.4.1 行政区划
1.4.□ 社区经济
1.4.3 交通与通信
1.5 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
1.6 综合评价
1.7 调查概况
1.7.1 调查原则
1.7.□ 调查范围
1.7.3 调查依据
1.7.4 调查时间
1.7.5 调查方法
1.7.6 调查结果
第□章 自然地理环境
□.1 地质
□.□ 地貌
□.3 气候
□.4 水文
□.5 土壤
3.1 植物区系
3.1.1 区系组成成分统计
3.1.□ 科级数量统计
3.1.3 属级数量统计及地理成分分析
3.□ 植被
3.□.1 植被概述
3.□.□ 主要植被类型
3.□.3 植被主要特征
3.□.4 评价
3.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3.4 资源植物
第4章 动物多样性
4.1 动物区系
4.□ 动物物种及其分布
4.□.1 哺乳纲
4.□.□ 鸟纲
4.□.3 爬行纲
4.□.4 两栖纲
4.□.5 昆虫
4.3 珍稀濒危及特有动物
4.3.1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4.3.□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物种
4.3.3 IUCN红色名录物种
4.3.4 CITES公约附录物种
4.3.5 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
第5章 有蹄类野生动物资源
5.1 以往调查情况概述
5.□ 地面调查情况
5.□.1 调查方法
5.□.□ 种群密度估算
5.□.3 调查结果
5.3 航拍调查情况
5.3.1 调查方法
5.3.□ 统计方法
5.3.3 调查结果
5.4 调查结果分析
5.4.1 蒙古野驴
5.4.□ 鹅喉羚
5.4.3 其他有蹄类
第6章 旅游资源
6.1 自然旅游资源
6.1.1 卡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旅游资源特点及评价
6.1.□ 地文资源
6.1.3 水文资源
6.1.4 生物资源
6.1.5 天象资源
6.□ 周边旅游资源
6.□.1 周边旅游资源特点及评价
6.□.□ 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旅游资源
第7章 社会经济状况
7.1 保护区社会经济状况
7.□ 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7.3 保护区土地资源与利用
7.4 社区对保护区发展的潜在影响
第8章 自然保护区管理
8.1 基础设施
8.□ 机构设置
8.3 保护管理
8.4 科学研究
第9章 自然保护区评价
9.1 保护管理历史沿革
9.1.1 历史沿革
9.1.□ 法律地位
9.1.3 管理机构与队伍
9.□ 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评价
9.3 保护价值评价
9.3.1 多样性
9.3.□ 稀有性
9.3.3 自然性
9.3.4 典型性
9.3.5 脆弱性
9.3.6 面积适宜性
9.3.7 生态区位
9.3.8 经济和社会价值
9.4 主要保护对象动态□化评价
9.4.1 保护区有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化
9.4.□ 影响因子分析
9.5 保护区威胁因素调查及分析
9.5.1 保护区威胁因素
9.5.□ 威胁因素分析
9.6 管理有效性评价
9.6.1 管理建设成果显著
9.6.□ 管理体系初具成效
9.6.3 社区共管能力提高
9.7 社会效益评价
9.7.1 建设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基地
9.7.□ 提高保护区所在区域知名度
9.7.3 加强交流沟通提高管护能力
9.7.4 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9.8 经济效益评价
9.8.1 直接经济效益评价
9.8.□ 间接经济效益评价
9.9 生态效益评价
9.9.1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种群
9.9.□ 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稳定
9.9.3 展现独特自然景观风貌
9.10 存在问题及对策
9.10.1 人为活动干扰
9.10.□ 自然环境严酷
9.10.3 保护对策
9.11 保护区综合价值评价
9.11.1 卡山自然保护区是开展有蹄类动物研究的重要基地
9.11.□ 卡山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荒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实验室
9.11.3 卡山自然保护区是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
9.11.4 卡山自然保护区可以作为资源合理利用的示范
参考文献
附录1 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
附录□ 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名录
附录3 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
附录4 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名录
附录5 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
附图1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地形图
附图□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影像图
附图3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文地质图
附图4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
附图5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动物分布图
附图6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林地类型图
附图7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