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比现有系统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好的传输质量、更大的系统容量,并且能够满足多种业务的服务质量(QoS)需求。在频谱资源有限和传播信道恶劣的条件下,系统设计要求非常高的频谱利用率和链路可靠性。多输人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能够提供空间复用增益和空间分集增益,满足系统设计的高要求,已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框架性结构,并被写入长期演进(Long7erm Evolution,LTE)技术标准中。在MIMO下行链路系统中,基站向多个用户或者具有多天线的单用户同时发送基站信号,称为空分复用,它可以极大地增强系统容量,提高信息传输速率。但是,由于多用户、多天线之间的干扰,也容易造成共信道干扰(Co—Channel Interference,CCI),使得移动台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受到其他用户或者天线信号的干扰。由于基站比移动台具有更强的信号处理能力,并且能够获得估计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因此可以通过基站对发射信号进行优化设计,在发射端消除或减少CCl,使每个移动台在理论上能够接收到不受其他用户干扰的信号,实现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tiple Access,SDMA),保证数据的可靠接收,这一技术称为预编码技术。在保证空分复用获得的容量前提下,使用预编码技术可以在基站端预消除CCl,提高数据接收的可靠性,对于发挥MIMO系统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预编码技术是MIMO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近年来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作者调研了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阅读了大量的参考文献,根据不同准则对预编码技术进行了分类,系统、全面地对预编码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主流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述和分析,其中大量运用数学公式结合算法框图的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分别研究了发射端已知理想CSI和非理想CSI的预编码的改进方法。针对理想CSI的预编码,主要内容包括对不同格基规约预编码算法适用的环境分析,根据实际量化误差的概率分布提出了可调量化误差的矢量预编码,以及结合几何均值分解的矢量预编码方法,其设计目的在于改进已有算法的性能,提高系统性能。针对非理想CSI的预编码,则主要包括了小化均方误差的鲁棒矢量预编码算法和收发相关矩阵的鲁棒(TomlinsowHarashima)预编码,其设计目的在于减少系统在非理想CSI下的传输误差。后,本书对基于预编码的多小区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基于预编码的主动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分类,分别对基站协作干扰抑制算法数学模型和分簇协作干扰抑制算法进行了描述。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的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无线通信工程、专利标准撰写、信息传输与处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科技工作者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