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刚,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主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教育部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腐蚀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腐蚀理事会理事。我国材料环境腐蚀与防护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坚持材料环境腐蚀机理应用基础研究,获得了钢铁、高分子等材料在大气、土壤、海洋环境的腐蚀规律;领导创建了国内的材料环境腐蚀试验与共享的规范化平台和数据量的腐蚀数据库,发展了环境腐蚀试验系列化新技术;由此提出了低合金结构钢耐蚀性成分组织调控的相电化学腐蚀理论,并再次基础上发展了新一代系列耐蚀低合金结构钢(产量超过了200万吨),为解决航天、海洋、石油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材料腐蚀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天宫一号"重大腐蚀难题,为其按时发射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对发展我国材料环境腐蚀学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429篇,出版专著17部(作者13部),译著1部,主持编辑出版国内“腐蚀学科进展报告”和教育部规划教材各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排名);获行业1等奖5项(4项排名)。,杜翠薇,教授、博导,北京科技大学腐蚀控制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材料腐蚀与防护教学和科研工作,在Nature、CorrosionScience、Electrochimica Acta等国内外腐蚀及材料相关的知名期刊发表SCIEI论文120余篇,合作编写专著7部,教材2部,获得国家专利20余件(其中2件国际发明专利),参编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2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行业科技奖励16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