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公路建设 1
1.1.2 矿山开采 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3 创新点 3
1.4 研究概述 3
1.4.1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危害 3
1.4.2 边坡及其生态防护 6
1.4.3 边坡生态恢复现状 8
1.4.4 边坡恢复植被演替研究进展 11
1.5 本书研究框架 12
2 研究区概况 14
2.1 试验区总体介绍 14
2.2 降水特征 14
2.3 水土流失现状 15
2.4 试验区自然环境 16
2.4.1 燕山沉降带西段浅山区 16
2.4.2 太行山北段东麓低山区 16
2.4.3 燕山中部山地区 17
2.4.4 平原区 18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0
3.1 研究内容 20
3.1.1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群落结构及其种间关联分析 20
3.1.2 废弃矿山边坡生态防护群落结构及其种间关联分析 20
3.1.3 典型边坡生态防护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20
3.1.4 典型边坡生态防护效果综合评价与植物选配 21
3.2 技术路线 21
3.3 研究方法 21
3.3.1 边坡生态防护措施类型调查 21
3.3.2 调查样本 28
3.3.3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29
3.3.4 重要值分析方法 30
3.3.5 群落动态分析方法 30
3.3.6 多样性指数 32
3.3.7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33
3.3.8 径流泥沙观测方法 33
3.3.9 数据处理 34
4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群落结构及其种间关联性 35
4.1 生态防护措施类型的划分 35
4.2 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植被恢复动态研究 38
4.2.1 边坡植物更替变化 38
4.2.2 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 43
4.2.3 群落总体关联性及植被多样性 46
4.3 平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植被恢复动态研究 47
4.3.1 边坡植物更替变化 47
4.3.2 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 52
4.3.3 群落总体关联性及植被多样性 54
4.4 公路边坡植物群落主导影响因素 55
4.4.1 山区公路植物群落影响因素分析 56
4.4.2 平原区公路植物群落影响因素分析 57
5废弃矿山边坡生态防护群落结构及其种间关联性 60
5.1 废弃矿山边坡的物种组成 60
5.2 废弃矿山边坡植被恢复动态研究 61
5.2.1 植物群落特征 61
5.2.2 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 63
5.2.3 群落总体关联性 65
5.2.4 废弃矿山典型边坡植被恢复 66
5.3 废弃矿山边坡植物群落主导影响因素 66
5.4 废弃矿山边坡的植被演替规律 69
5.4.1 植物群落类型的划分 69
5.4.2 植物群落组成的相似性 70
5.4.3 不同群落类型的植被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差异 71
5.4.4 废弃矿山边坡植被演替规律 73
6 典型边坡生态防护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75
6.1 降雨特征分析 75
6.1.1 降雨统计分析 75
6.1.2 不同降雨类型的土壤侵蚀特征 77
6.2 不同边坡生态防护措施的产流产沙 78
6.2.1 产流产沙分析 78
6.2.2 降雨因子与产流产沙的回归分析 80
6.3 生态防护边坡产流 -产沙关系 85
6.4 地表特征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86
6.4.1 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计算 86
6.4.2 地表特征对产流量的影响 87
6.4.3 地表特征对产沙量的影响 88
6.5 典型边坡生态防护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 89
6.5.1 模型的建立 89
6.5.2 减流效益与减沙效益 90
6.5.3 生态防护边坡水土保持效益 92
7典型边坡生态防护效果综合评价与植物选配 94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权重的确定 94
7.2 边坡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协调综合评价模型 95
7.3 生态防护边坡植被与土壤特征的耦合关联 96
7.3.1 山区岩质边坡 96
7.3.2 山区土质边坡 97
7.3.3 松散堆积体边坡 98
7.3.4 平原土质边坡 98
7.4 生态防护边坡植物选择与配置 99
7.4.1 生态防护边坡植物物种选择 99
7.4.2 生态防护边坡植物配置 104
主要参考文献 106
附录调查区主要植物名录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