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论 1
1.1 海相页岩气地质基础 1
1.1.1 页岩气相关概念 1
1.1.2 页岩气类型 3
1.1.3 海相页岩气与其他天然气的差别 5
1.1.4 海相页岩气开发意义 16
1.2 海相页岩气发展历程 18
1.2.1 美洲地区及美国海相页岩气 18
1.2.2 亚洲地区及中国海相页岩气 21
1.2.3 全球其他地区海相页岩气 27
第2章 海相页岩气地质特征 29
2.1 中国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特征 29
2.1.1 中国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沉积背景 29
2.1.2 中国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展布特征 33
2.1.3 中国南方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展布特征 36
2.2 中国海相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3
2.2.1 中国海相页岩有机碳含量 44
2.2.2 中国海相页岩有机质类型 45
2.2.3 中国海相页岩热演化程度 46
2.3 中国海相页岩储层特征 46
2.3.1 中国海相页岩岩石学特征 46
2.3.2 中国海相页岩页岩储集空间特征 49
2.3.3 中国海相页岩储集物性特征 51
2.3.4 中国海相页岩岩石力学特征 53
2.3.5 中国海相页岩含气性特征 53
2.4 海相页岩纹层及组合与其储集特征差异性 54
2.4.1 海相页岩纹层类型及其组合特征 55
2.4.2 海相页岩不同纹层储集层特征差异性 58
2.4.3 海相页岩纹层组合及其对物性的控制 64
2.4.4 海相页岩不同纹层的成因机制 66
2.4.5 海相页岩不同纹层储集层特征差异性成因 67
2.4.6 海相页岩不同纹层组合物性差异成因 68
2.5 中国海相页岩气形成条件 68
2.5.1 中国海相页岩气形成基本条件 68
2.5.2 海相页岩气“甜点”形成有利条件 74
第3章 海相页岩气评价方法 84
3.1 海相页岩野外地质调查方法 84
3.1.1 数字化露头地质剖面 84
3.1.2 地质评价浅井钻探 94
3.1.3 海相富有机质页岩确定方法 97
3.2 海相页岩储层地球物理评价方法 100
3.2.1 海相页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100
3.2.2 海相页岩气储层地震预测及评价 127
3.3 海相页岩气“六特性”评价 160
3.3.1 烃源性 160
3.3.2 岩性 162
3.3.3 储集空间与物性 166
3.3.4 含气性 169
3.3.5 脆性 170
3.3.6 地应力各向异性 171
3.4 海相页岩储层实验测试评价方法 171
3.4.1 含气量测试技术 171
3.4.2 等温吸附曲线测试技术 174
3.4.3 孔喉表征技术 177
3.4.4 力学性质分析技术 180
第4章 海相页岩气资源评价 187
4.1 页岩气资源评价流程 187
4.1.1 页岩气资源评价任务 187
4.1.2 页岩气资源评价流程 188
4.1.3 页岩气资源评价计算 190
4.2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 190
4.2.1 北美页岩气资源评价 190
4.2.2 我国页岩气资源评价 204
4.3 页岩气资源评价参数体系 207
4.3.1 页岩气资源评价参数构成 207
4.3.2 页岩气资源评价关键参数 210
4.3.3 类比关键参数取值方法 213
4.3.4 成因法关键参数 219
4.3.5 含气量法关键参数 221
4.3.6 容积法关键参数 224
4.3.7 EUR 法关键参数 226
4.3.8 可采系数 229
4.4 页岩气区带评价与选区参数 230
4.4.1 页岩气区带划分 230
4.4.2 页岩气选区评价参数 233
4.4.3 海相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 246
4.5 海相页岩气资源量估算 250
4.5.1 我国海相页岩气资源量估算 250
4.5.2 海相页岩气资源富集规律 253
第5章 海相页岩气发展前景展望 257
5.1 全球海相页岩气资源分布 257
5.1.1 美洲地区及北美海相页岩气资源分布 257
5.1.2 亚洲地区及中国海相页岩气资源分布 259
5.1.3 全球其他地区海相页岩气资源分布 260
5.2 海相与非海相页岩气对比 261
5.2.1 非海相页岩气 261
5.2.2 海相与非海相页岩气特征对比 263
5.3 海相页岩气理论技术进展 266
5.3.1 基础理论取得重要进展 266
5.3.2 关键工程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268
5.4 北美海相页岩气成功经验 271
5.4.1 北美页岩气主要成功经验 271
5.4.2 对我国页岩气发展的启示 276
5.5 海相页岩气发展前景展望 277
5.5.1 页岩气发展趋势预测 277
5.5.2 中国页岩气发展前景 280
5.5.3 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展望 283
参考文献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