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企业与企业家中日长寿企业经营比较

中日长寿企业经营比较

中日长寿企业经营比较

定 价:¥89.00

作 者: 王效平,彭立君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192163 出版时间: 2022-05-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21年3月日本中央经济社发行的「日中長寿企業の経営比較」中文翻译版。通过对日本长寿企业(或称为“百年企业”、“老铺企业”)展开实地访谈、日中两国企业问卷调查(分别由日本知名征信公司帝国数据银行和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支持完成),本书旨在探析长寿企业的长寿基因,特别聚焦于对传统价值观、创新,事业传承及社会贡献等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之因素的分析,通过简要对比揭示日中企业互鉴、构建合作共赢关系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王效平北九州市立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教授,中华商务研究中心主任1990年九州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课程毕业,获取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财团法人国际东亚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九州市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自2007年起参与创设工商管理研究生院,2011年-2017年任该院院长。2014年参与创设中华商务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1995年-1996年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研究员,2009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曾任福冈市综合规划审议会委员、财团法人国际金融信息中心“企业经营研究会”代表、日本东亚学会理事、日本大学基准协会工商管理领域评审委员会委员、澳门大学管理学院顾问董事会委员等职专业领域:国际经营学、比较经营学主要研究成果:专著:《华人系資本の企業経営》日本经济评论社,2001年合著:《日中韩企业の経営比較》日本税务会计协会,2005年合编:《新世纪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年

图书目录

序章中日长寿企业比较研究计划的缘起与意义 王效平 古田茂美/1
引言/1
一研究框架/3
二调研方法/9
三调研经过简介/10
四中日学术界相关研究的现状/13
五本书构成/19
总结/19
附录/22
部分整体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
第1章日本长寿企业的治理结构 王效平 李涛/31
引言/31
一日本长寿企业的基本分布/32
二长寿企业的家族经营色彩/36
三接班人培养与激励机制/40
四地域贡献·社会贡献分析/46
总结/50
第2章长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性:经营创新与国际化 李新春 邹立凯 朱沆 王效平 古田茂美/53
引言/53
一日本长寿企业的传统与价值/54
二日本长寿企业的创新分析/64
三日本长寿企业战略的二元性分析/77
四中日长寿样本企业对比分析/81
总结/85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第3章安川电机:贯彻“技术立社”理念的世界龙头机器人制造商 王效平/91
引言/91
一发展历程与主要事业简介/93
二安川家族与安川电机集团的发展/96
三立足于“技术立社”之根本的经营战略/102
四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113
五财务结构分析/123
六安川家族成员访谈/125
总结/127
第4章香兰社:日本瓷器公司的雄起和涅槃 王效平/131
引言/131
一香兰社的成立和发展历程/132
二持续发展的秘诀/135
三家族经营的维系和传统价值的传承/148
四经营业绩的低迷和今后展望/152
总结/153
第5章泡泡玉:环境商务的小巨人 前田知/156
引言/156
一发展历程和创业家族/157
二事业结构/164
三企业理念/168
四人力资源管理/170
五新业务开拓和发展战略/173
总结/178
第6章龙角散:回归国内本业主义的成功案例 古田茂美 翟月/181
一发展历程/181
二企业存续与地域资本的关联性/183
三企业长寿与家族资本——对家族机能的考察/187
四企业长寿与坚守主业的关系考察/191
五龙角散的创新机制/192
总结/201
第7章龟甲万:酱油的国际品牌 古田茂美 翟月/204
引言/204
一发展历程/205
二长寿因素1——地域资本/212
三长寿因素2——家族资本/216
四长寿因素3——多元化创新/221
五长寿因素4——创新和国际化/224
总结/228
第8章中国长寿企业荣氏集团:乡土实业家的创业与传承 周孜正 朱沆/232
引言/232
一乡土底色:振兴家乡与改良社会/236
二乡土创业:守中有创的荣德生/239
三乡土建设与文化传承:爱乡爱国与梅园读书处的教育/243
四国内力行与海外创业:1949年后的荣毅仁与荣智健/250
五与日本长寿家族企业的比较/253
总结/256
终章总结与展望 王效平/258
一合作研究成果总结/258
二研究成果的意义与启示/263
三未来展望/270
译者后记 彭立君/276
执笔者简介/27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