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篇 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史2
第一节 经验免疫学时期2
第二节 科学免疫学时期4
第三节 现代免疫学时期5
第二章 免疫系统13
第一节 免疫器官与组织13
第二节 免疫细胞15
第三节 免疫分子20
第四节 前沿进展25
第三章 抗原/免疫激活物27
第一节 抗原的基本性质与抗原表位27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28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29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物30
第四章 免疫应答34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34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35
第三节 前沿进展40
第五章 免疫病理42
第一节 超敏反应42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52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55
第四节 前沿进展58
第六章 免疫学应用61
第一节 免疫诊断61
第二节 免疫治疗64
第三节 免疫预防67
第四节 前沿进展68
中篇 中医药学概论
第七章 中医学基本理论72
第一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72
第二节 中医哲学理论基础73
第三节 中医生命学理论基础77
第四节 中医病理学理论基础85
第五节 中医体质学理论基础94
第六节 中医养生与防治95
第八章 中药学基本理论97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97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102
第三节 中药的配伍105
第四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107
第九章 中医四诊与辨证109
第一节 诊法109
第二节 辨证119
第十章 中医治则治法与方剂128
第一节 治则治法概述128
第二节 方剂概述131
第三节 五脏治法与方剂简介140
下篇 中医药与免疫
第十一章 中医药理论的免疫学思想与实践148
第一节 中医理论的免疫学思想148
第二节 中医免疫思想的临床实践152
第十二章 中医药与超敏反应157
第一节 中医药与Ⅰ型超敏反应157
第二节 中医药与Ⅱ型超敏反应164
第三节 中医药与Ⅲ型超敏反应167
第四节 中医药与Ⅳ型超敏反应172
第五节 前沿进展175
第十三章 中医药与过敏性疾病179
第一节 过敏性疾病的定义179
第二节 过敏性疾病的分类180
第三节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82
第四节 中医药对过敏性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及知识拓展187
第五节 中医药对过敏性疾病治疗的研究方向188
第六节 前沿进展189
第十四章 中医瘟疫学与免疫学191
第一节 瘟疫学概述191
第二节 瘟疫与免疫206
第三节 前沿进展214
第十五章 中医风湿病学与免疫学219
第一节 概述219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220
第三节 干燥综合征223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226
第五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229
第六节 白塞病232
第七节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236
第八节 系统性硬化239
第十六章 针灸免疫学243
第一节 针灸与免疫243
第二节 针灸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244
第三节 针灸免疫调节主要途径及作用特征247
第四节 针灸免疫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250
第十七章 中医肿瘤免疫学253
第一节 肿瘤抗原253
第二节 肿瘤免疫应答及逃逸机制254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疗法258
第四节 中医药与肿瘤免疫260
第十八章 中医药与免疫代谢相关性疾病269
第一节 糖尿病269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274
第三节 高血压278
第四节 痛风282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288
第十九章 中医药与生殖免疫及相关疾病293
第一节 生殖系统与免疫293
第二节 中医学对生殖免疫及相关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原则296
第二十章 中药免疫药理毒理学301
第一节 中药免疫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01
第二节 中药免疫药理作用304
第三节 中药免疫毒性及评价310
第二十一章 中医治未病与免疫学314
第一节 中医治未病概述314
第二节 治未病思想与免疫学320
第三节 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免疫调控323
第二十二章 中医药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328
第一节 常用的免疫学研究方法328
第二节 免疫新技术新方法331
第三节 中医药免疫学动物模型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