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概论
节 西方心理学与中医心理学
(一)西方心理学简述
(二)中医心理学简述
第二节 我国当前心理服务来源分析
(一)普通人
(二)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或大学生
(三)心理学学术研究者
(四)心理学学术团体的会员
(五)职业心理咨询师
(六)互联网心理咨询师服务
第三节 我国心理咨询师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培训对象学历起点低
(二)培训内容上的不足
(三)培训机构不够严谨
第四节 中医心理救援的提出
第二章 中医情志疗法
节 喜
(一)中医“喜”的概念
(二)喜的治疗理论
(三)喜的治疗案例
第二节 怒
(一)中医“怒”的概念
(二)怒的治疗理论
(三)怒的治疗案例
第三节 忧
(一)中医“忧”的概念
(二)忧的治疗理论
(三)忧的治疗案例
第四节 思
(一)中医“思”的概念
(二)思的治疗理论
(三)思的治疗案例
第五节 悲
(一)中医“悲”的概念
(二)悲的治疗理论
(三)悲的治疗案例
第六节 恐
(一)中医“恐”的概念
(二)恐的治疗理论
(三)恐的治疗案例
第七节 惊
(一)中医“惊”的概念
(二)惊的治疗理论
(三)惊的治疗案例
第三章 情志疗法的创新与发展
节 情志疗法逆运用
(一)情志疗法的逆运用原理
(二)中医五行概要
(三)古籍中情志疗法逆运用案例分析
第二节 思的另类治疗——畅想、科幻治疗
(一)用思治疗心理疾病的扩展与发挥
(二)西汉《七发》中的畅想疗法
第三节 中医其他奇妙心理疗法
(一)羞耻疗法治疗怪异行为
(二)厌恶疗法治疗“肉瘾”
(三)顺情疗法治疗奇异腹泻
(四)清静疗法治疗官场失意
(五)以诈治诈病
(六)“成功”疗法治遗精怪症
(七)惊的奇妙疗效
第四节 中医情志疗法诊疗规范
(一)七情的诊断评价技术
(二)情志诊断的评分与试探项目设计
(三)七情疗法规范的初步创立
第四章 重大灾难后灾区群众心理特点与救援技术
节 重大灾难后灾区心理救援特点及出路
第二节 七情疗法在灾后救援的一般思路
第三节 灾后群众心理特点分析与救援策略
(一)灾后“怒”的分析与对策
(二)灾后“忧”的分析与对策
(三)灾后“悲”的分析与对策
(四)灾后“思”的分析与对策
(五)灾后“惊”与“恐”的分析与对策
(六)灾后不同人群情志特点分析
(七)“以怒克悲”案例
第四节 联合治疗与多疗程治疗
(一)联合治疗
(二)多疗程治疗
(三)一些注意事项
第五节 心理休克治疗
(一)情绪休克概念
(二)典型情绪休克的治疗案例
第六节 特殊的“喜”治疗:灾区群众的精神激励策略
(一)阅读疗法
(二)影视疗法
(三)音乐疗法
(四)体育疗法
(五)灾后重建奖励
(六)国家社会宏观激励
第五章 七情致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节 概论
(一)中药相辅治疗情志疾病的原则
(二)使用注意事项
(三)七情致病中医中药处方治疗方案
第二节 喜伤心的中药治疗
(一)重镇安神
(二)化瘀安神
(三)养心安神
第三节 怒伤肝的中药治疗
(一)疏肝安神
(二)清泻肝火
(三)疏肝理气
(四)补益肝血
第四节 忧/悲伤肺的中药治疗
(一)补益肺气
(二)滋补肺阴
第五节 思伤脾的中药治疗
(一)补气健脾
(二)温补脾阳
第六节 恐伤肾的中药治疗
(一)补益肾气
(二)滋补肾阴
(三)温补肾阳
第七节 惊伤心的中药治疗
(一)养心定志安神
(二)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第六章 中医心理救援组织实施与管理
节 中医情志疗法与中药心理救援实施方法
(一)情志疗法实施方法
(二)中医中药心理救援的实施方法
第二节 政府、民间中医心理救援组织体系构建
(一)政府中医心理救援组织体系
(二)民间中医心理救援组织
(三)群众对群众的互救与自救
第三节 中医心理救援技术教育培训策略
(一)职业培训
(二)技术培训
(三)一般群众的科普教育
第四节 中医心理救援技术的普及方法
(一)科普文字作品
(二)科普挂图
(三)科普宣讲团
(四)广播影视科普
(五)科普文章
(六)救灾文献与专题网站
附录 七情所致身心疾病中医处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