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病毒性肝炎(第3版)

病毒性肝炎(第3版)

病毒性肝炎(第3版)

定 价:¥349.00

作 者: 陈紫榕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7295475 出版时间: 2021-10-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版拟在第2版基础上,订正错漏,删繁就简,增添2012年后国内外该领域的资料文献及编著者研究成果,本着实用和经典并重,基础与理论相扣的精神,删除第2版无重要临床价值的章节,增添近年来新进展,更新内容拟在35%以上,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学、治疗学及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本版编者皆为当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有的还是国内领军人才、国际权威教授,如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院王贵强,《中华传染病杂志》总编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林旭,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彭宗根等。

作者简介

  陈紫榕,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肝胆内科将军级主任医师,教授,文职1级。历任卫生员、军医、助理员、传染科副主任和主任、空军福州医院副院长和院长等职。军委空军卫生系列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家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小组成员、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临床医学专家、军队后勤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军队医药卫生评审专家、军队药品审评专家、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和《中华传染病杂志》编委等职。自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治至今,对传染病肝病疑难危重病诊治和抢救有较深造诣,理论基础较扎实,临床经验较丰富,结合临床开展教学科研,获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54项(其中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学术专著4部,参编4部,入编典册(含牛津名人传记)24册,发表论文214篇,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军队二等功、空军优秀知识分子、优秀医务人员、科技功臣、福建名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图书目录

篇肝炎病毒学
章甲型肝炎病毒/2
节甲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2
第二节甲型肝炎病毒分子病毒学/4
第二章乙型肝炎病毒/7
节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7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病毒学/8
第三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10
第四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14
第三章丙型肝炎病毒/17
节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17
第二节丙型肝炎病毒分子病毒学/17
第三节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准种/21
第四节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26
第四章丁型肝炎病毒/30
节丁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30
第二节丁型肝炎病毒分子病毒学/31
第五章戊型肝炎病毒/35
节戊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35
第二节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病毒学/37
第六章其他肝炎病毒/41
节新型肝炎病毒感染概况/41
第二节GB病毒/42
第三节TT病毒/45
第四节SEN病毒/48
第七章病毒性肝炎的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51
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细胞及动物模型/51
第二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细胞及动物模型/53
第二篇流行病学和预防
第八章流行病学/64
节甲型肝炎流行病学/65
第二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70
第三节丙型肝炎流行病学/75
第四节丁型肝炎流行病学/78
第五节戊型肝炎流行病学/80
第九章预防/83
节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预防/83
第二节经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预防/84
第三篇免疫学
第十章免疫应答基础理论/90
节固有免疫应答机制/90
第二节适应性免疫应答机制/103
第三节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规律及时相变化/110
第四节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111
第五节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117
第十一章肝脏免疫微环境/119
节肝脏免疫组织结构特征/119
第二节肝脏免疫微环境组成及特点/120
第三节肝脏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的特性/124
第十二章病毒性肝炎抗原的种类及分布/126
节甲型肝炎病毒抗原/126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抗原/126
第三节丙型肝炎病毒抗原/127
第四节丁型肝炎病毒抗原/128
第五节戊型肝炎病毒抗原/128
第六节庚型肝炎病毒抗原/129
第十三章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清除机制/130
节甲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清除机制/130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清除机制/131
第三节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清除机制/132
第四节丁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清除机制/133
第五节戊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清除机制/134
第十四章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损伤机制/135
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损伤机制/135
第二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损伤机制/136
第三节肝衰竭的免疫损伤机制/139
第十五章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免疫学机制/141
节肝炎病毒的变异与免疫逃逸/141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142
第四篇肝脏病理学/
第十六章肝脏的正常组织胚胎学/150
节肝脏的组织发生/150
第二节肝脏的组织与细胞结构/151
第三节儿童和老年肝脏组织学的正常变化/160
第十七章病毒性肝炎的肝组织损伤与修复/161
节变性/161
第二节坏死/165
第三节凋亡/167
第四节炎性渗出/167
第五节再生与增生/168
第十八章病毒性肝炎病理形态学改变/170
节急性病毒性肝炎/170
第二节慢性病毒性肝炎/177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组织学评估/183
第五篇诊断学
第十九章临床诊断/194
节临床诊断/194
第二节病原学诊断/197
第三节确立诊断/199
第四节肝功能评估与预测/200
第二十章实验室诊断/203
节生物化学诊断/203
第二节血清学诊断/220
第三节基因诊断/233
第二十一章影像学诊断/257
节超声诊断/257
第二节X线诊断/286
第三节CT及PET/CT诊断/288
第四节MRI诊断/295
第五节放射性核素诊断/298
第六节胆管和血管造影诊断/301
第七节肝脏纤维化非侵入诊断/309
第二十二章肝穿刺活组织检查/312
节经皮肝穿刺活检/312
第二节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318
第二十三章免疫学检测/321
节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检测/321
第二节NK细胞杀伤活性的测定/324
第三节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325
第四节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测定326
第五节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测定327
第六节组织中免疫复合物的检测328
第六篇治疗学
第二十四章从“心”开始恢复心身健康337
节认识亚健康337
第二节干预亚健康337
第三节从“心”治疗,恢复心身健康341
第四节及时防治躯体疾病352
第二十五章抗病毒治疗353
第二十六章抗炎保肝治疗356
节抗炎保肝药物356
第二节一氧化氮363
第三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364
第四节甘草酸制剂364
第五节具有膜稳定作用的药物365
第六节慎用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366
第二十七章防治真菌感染在肝病中的紧迫性372
节流行病学和病原耐药373
第二节诊断380
第三节治疗388
第四节念珠菌病416
第五节肺部真菌感染423
第六节肝衰竭和肝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病428
第二十八章胸腺因子在肝病中的应用432
节胸腺结构432
第二节胸腺功能436
第三节胸腺功能重建439
第四节命名和分类444
第五节生物学特性/449
第六节临床前研究452
第七节临床研究453
第八节胸腺因子D470
第九节胸腺肽473
第十节胸腺素β473
第十一节尚待解决的问题474
第七篇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
第二十九章免疫治疗策略及应用/490
节免疫治疗的方法/490
第二节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503
第三节慢性病毒性肝炎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507
第四节免疫治疗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及研究/511
第三十章肝脏干细胞与肝脏再生/517
节干细胞的概述/517
第二节肝脏干细胞的来源与分化/520
第三节肝脏干细胞与肝脏再生及修复/522
第四节肝脏干细胞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挑战/525
第五节其他来源干细胞疗法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528
第八篇甲型病毒性肝炎/
第三十一章自然史/534
第三十二章发病机制/535
第三十三章临床表现/536
第三十四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537
第三十五章并发症和预后/538
第三十六章诊断及鉴别诊断/539
第三十七章治疗/540
第三十八章预防/541
第九篇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三十九章自然史和发病机制/544
节慢性HBV感染自然史/544
第二节发病机制/547
第四十章临床表现/550
节急性乙型肝炎/550
第二节慢性乙型肝炎/552
第四十一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553
节实验室检查/553
第二节肝纤维化无创诊断/561
第三节影像学检查/562
第四十二章诊断及鉴别诊断/564
节临床诊断/564
第二节影像学诊断/566
第三节病理学诊断/566
第四节鉴别诊断/570
第四十三章急性乙型肝炎防止肝坏死的重要性/584
节诊断/584
第二节鉴别诊断/586
第三节治疗/590
第四十四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593
节流行病学/594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建立/597
第三节肝组织病理学改变/600
第四节检测和保健/600
第五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606
第四十五章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监测重要性/609
节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特点/609
第二节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监测/610
第三节再活动的诊治/618
第四节再活动的预防/625
第五节乙型肝炎病毒整合与肝细胞癌/626
第四十六章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持久性/631
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流程/632
第二节慢性乙型肝炎定义/633
第三节抗病毒指征及流程/635
第四节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抗病毒药作用靶位/640
第五节治疗前评估及治疗后随访/641
第六节治疗终点/648
第七节治疗应答/655
第八节治疗方法/657
第九节治疗监测/694
第十节优化治疗/699
第十一节经治患者的再治疗/713
第十二节上下求索以免“被精准”和“伪精准”/715
第四十七章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艰巨性/734
节发生机制/735
第二节临床及实验室表现/738
第三节诊断/746
第四节治疗/747
第四十八章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神秘性/756
节病毒学/757
第二节流行病学/763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机制/768
第四节诊断/776
第五节临床意义/779
第六节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传播与激活/785
第七节重视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存在和研究/796
第四十九章警惕乙型肝炎病毒与其他病毒共感染/798
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798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三重感染/808
第三节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共感染/813
第四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三重感染/817
第五节重视乙型肝炎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和变异病毒共感染/820
第五十章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和耐药管理/822
节名词解释/823
第二节病毒突变体的起源/823
第三节病毒突变的类型/824
第四节病毒间相互作用/825
第五节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耐药及其管理/826
第五十一章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858
节无应答或应答不佳的患者/858
第二节应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859
第三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患者/863
第四节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感染的患者/865
第五节妊娠的患者/867
第六节肝移植的患者/872
第七节儿童患者/874
第八节肾功能损害的患者/879
第九节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变异株/881
第五十二章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的全球性/887
节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影响因素/887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抗病毒治疗/887
第三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母婴阻断/888
第四节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的阻断、预防、治疗和随访管理共识/888
第五节我国《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898
第五十三章乙型肝炎预防的综合性/901
节控制传染源/902
第二节切断传播途径/904
第三节保护易感者/905
第四节预防宫内感染/922
第五节消除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歧视/924
第六节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弱)应答影响因素/925
第七节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策略/933
第八节早产儿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935
第九节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预防/938
第十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注射/941
第十一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体外受精助孕垂直传播风险低/942
第十篇丙型病毒性肝炎/
第五十四章自然史与病原学/958
节急性丙型肝炎/958
第二节慢性丙型肝炎/959
第三节肝硬化/960
第四节慢性丙型肝炎自然史的影响因素/960
第五十五章发病机制/964
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复制/964
第二节急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966
第三节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968
第四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慢性化机制/971
第五十六章病毒变异/975
节病毒遗传异质性及准种/975
第二节丙型肝炎病毒准种/978
第三节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980
第五十七章临床表现/983
节丙型肝炎/983
第二节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硬化/984
第五十八章实验室检查/986
节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986
第二节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999
第五十九章病理学诊断/1005
节丙型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005
第二节丙型肝炎的病理学诊断/1006
第六十章治疗/1009
节丙型肝炎治疗的目标/1009
第二节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1016
第三节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1022
第六十一章特殊人群的治疗和管理/1026
节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管理/1026
第二节肾损害患者治疗和管理/1028
第三节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和管理/1031
第四节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1034
第五节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和管理/1035
第六节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和管理/1038
第七节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应用/1042
第十一篇丁型病毒性肝炎/
第六十二章自然史与病原学/1050
节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模式/1050
第二节急性丁型肝炎/1051
第三节慢性丁型肝炎/1051
第四节丁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严重肝病/1052
第六十三章发病机制/1053
节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特点/1053
第二节丁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损伤的机制/1054
第六十四章临床表现/1057
第六十五章实验室检查/1058
第六十六章诊断/1059
第六十七章治疗/1060
节治疗目标/1060
第二节治疗方案/1060
第六十八章预防/1062
第十二篇戊型病毒性肝炎
第六十九章自然史/1066
节历史介绍/1066
第二节流行病学/1066
第三节病原学/1069
第四节自然史/1070
第七十章发病机制和病理/1072
节发病机制/1072
第二节病理/1073
第七十一章临床表现/1075
节急性肝炎/1075
第二节肝外临床表现/1075
第三节慢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1076
第四节肝衰竭/1076
第七十二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1077
节肝功能检查/1077
第二节血清学检查/1077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检测/1077
第四节超声检查/1078
第五节其他检查/1078
第七十三章诊断及鉴别诊断/1079
节流行病学/1079
第二节临床表现/1079
第三节实验室检查/1079
第四节与药物性肝损伤的鉴别/1080
第七十四章治疗/1081
第七十五章预防/1082
第十三篇非嗜肝病毒感染性肝炎/
第七十六章EB病毒感染/1086
节EB病毒及其致病机制/1086
第二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88
第三节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1091
第七十七章其他非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1096
节巨细胞病毒性肝炎/1096
第二节柯萨奇病毒感染导致的肝损伤/1097
第三节人疱疹病毒6型所致肝损伤/1098
第四节人微小病毒B19所致肝损伤/1098
第十四篇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病/
第七十八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1102
节分类与分期/1102
第二节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1103
第三节病理生理改变/1105
第四节临床表现/1109
第五节并发症/1110
第六节诊断/1113
第七节治疗/1114
第七十九章原发性肝癌/1120
节概论/1120
第二节流行病学与病因/1122
第三节肝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学/1127
第四节肝癌诊断/1132
第五节肝癌治疗/1142
第八十章肝衰竭/1154
节病因与发病机制/1154
第二节肝衰竭的分类与分期/1155
第三节预后评估/1156
第四节治疗/1157
第八十一章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病/1161
节流行病学/1161
第二节发病机制/1161
第三节病理类型/1163
第四节临床表现与诊断/1164
第五节治疗/1164
第八十二章门静脉高压与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1167
节病理生理改变与发病机制/1167
第二节临床表现/1171
第三节诊断/1173
第四节治疗/1175
第八十三章腹水与自发性腹膜炎/1177
节腹水/1177
第二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183
第八十四章肝性脑病/1188
节命名和分类分级/1188
第二节流行病学/1190
第三节病因及诱因/1190
第四节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1190
第五节临床表现/1193
第六节诊断及鉴别诊断/1194
第七节治疗/1197
第八节预防/1201
第八十五章肝肾综合征/1203
节诊断及鉴别诊断/1203
第二节发病机制/1205
第三节治疗/1206
第四节预防/1208
第十五篇其他常见肝病/
第八十六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216
节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1216
第二节临床诊断与组织学诊断/1217
第三节无创性诊断/1218
第四节筛查/1220
第五节肝外结局/1220
第六节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221
第七节治疗/1222
第八节随访/1224
第九节后记/1224
第八十七章酒精性肝病/1225
节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1225
第二节临床分类与诊断/1226
第三节组织病理学与影像学诊断/1227
第四节酒精性肝病的特殊肝外表现/1228
第五节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评估/1228
第六节治疗/1228
第八十八章药物性肝损伤/1231
节概述/1231
第二节流行病学/1231
第三节发病机制/1234
第四节病理/1237
第五节临床分型和表现/1240
第六节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1242
第七节诊断及鉴别诊断/1243
第八节治疗/1247
第九节预后/1249
第十节预防和管理/1249
第八十九章自身免疫性肝病/1250
节自身免疫性肝炎/1250
第二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260
第三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265
第四节IgG4相关肝胆疾病/1267
第九十章妊娠期肝病/1273
节妊娠期病毒性肝炎/1273
第二节妊娠期特有的与妊娠相关的肝病/1278
第九十一章遗传代谢性肝病/1281
节肝豆状核变性/1281
第二节糖原贮积症/1284
第九十二章艾滋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1288
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功能损害/1288
第二节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1293
第三节艾滋病继发感染和肿瘤对肝脏的影响/1295
第九十三章肾综合征出血热/1297
节病原学/1297
第二节流行病学/1298
第三节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1299
第四节临床表现/1299
第五节并发症/1301
第六节诊断/1302
第七节鉴别诊断/1302
第八节治疗/1303
第九节预防/1303
第九十四章登革热/1304
节病原学/1304
第二节流行病学/1305
第三节发病机制/1305
第四节临床表现/1306
第五节并发症/1307
第六节诊断/1307
第七节鉴别诊断/1308
第八节治疗/1308
第九节预防/1309
第九十五章黄热病/1310
节病原学/1310
第二节流行病学/1310
第三节发病机制/1311
第四节临床表现/1311
第五节诊断/1312
第六节治疗/1313
第七节预防/1313
第九十六章钩端螺旋体病/1315
节病原学/1315
第二节流行病学/1315
第三节发病机制/1316
第四节临床表现/1316
第五节诊断及鉴别诊断/1318
第六节治疗/1318
第九十七章肝脓肿/1320
节细菌性肝脓肿/1320
第二节阿米巴性肝脓肿/1325
第九十八章寄生虫感染性肝脏疾病/1330
节弓形虫病/1330
第二节疟疾/1331
第三节利什曼病/1331
第四节肝阿米巴病/1332
第五节血吸虫病/1333
附录:缩略词表/134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