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目标是帮助各类患者重新回归社会、生活、工作。现代医学体系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相互不可或缺的统一体,并深刻地改变着医疗模式。医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医学观,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随着疾病谱、死因谱的转变,医学模式在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之后,进入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时代。新型医学模式的出现,需要临床医师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以及教科书的表述上都要发生质的变化,而这一变化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所有医务工作者各自贡献自己的临床心得,并不断地去伪存真。具体到心脏康复领域,我国心脏康复的起步并不晚,吴英恺于1981年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撰文,强调要重视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研究工作,之后也不断有综述和文献阐述心脏康复的必要性,但一些专家仍然质疑心脏康复的安全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脏康复并未得到国内心血管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重视。直到20世纪末期,一直没有停止的科研探索和越来越多的心脏康复论坛极大地普及了心脏康复概念,终于使更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心脏康复的意义,并且加入到心脏康复的临床实践中。其中,早形成规模效应的是心脏支架术后和心脏外科术后的康复临床 实践。值得一提的是,具备心脏支架术后和心脏外科术后康复临床条件的医疗机构毕竟是有限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一些生活习惯和环境改变所导致的疾病也逐步增多,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也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居民健康。这些心血管慢病患者依然渴望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回归工作。而这些心血管慢病患者主要就医于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中医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建设健康中国的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 基层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临床实践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