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为我国节能减排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低碳技术创新对于我国减少碳排放、按进度完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雾霾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出发,将雾霾视为促进人口流出的推力,将高收入期望视为阻碍人口流出的拉力。通过推拉效应探讨雾霾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不同城市的雾霾状况和收入水平有所差异,而人口是否跨区域流动取决于城市发展过程中推力和拉力的均衡结果。因此,雾霾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在不同城市表现出异质性。经济发达的城市即使雾霾严重,也依然有大量人口流入,使其人才和创新要素不断集聚。 这种集聚改变了城市从业人员的结构,冲击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缓解或加剧了人口流动阻力,改变了城市工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要素的供给,引起了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要素配比的变化,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的技术创新环境。 雾霾主要来源于不同形式的碳排放,而低碳技术创新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低碳技术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环境的孕育,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影响本地的低碳技术创新发展,进而影响区域的碳减排效应。考虑到碳减排效应存在外部性,本书检验了低碳技术创新碳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特征,发现其在空间上存在“溢出去”和“溢进来”的特征。鉴于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本书依据属性不同对不同城市进行分类,分别从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提出优化技术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议,从而构建有利于实现低碳技术创新的创新环境。 在本书中,笔者运用了大量的理论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实证分析方法包括面板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系统GMM模型、空间计量模型、机器学习算法等。多种分析方法的运用,保证了本书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