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逐步摸索和构建起轨道交通人因工程研究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团队教师融合心理学、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人机工程、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结合研究成果,着手编著《轨道交通人因工程》。《轨道交通人因工程》在编写研讨时,就确立了几个大方向:首先,理论体系上要系统、科学、合理地涵盖作业人员的生理、心理、认知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包含作业环境因素、职业适应性和胜任力模型、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契合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体系化需求;第二,每个理论阐述要深入浅出,尽量做出知识点“干货”,甚至对于没有任何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教育背景的人来说,都能看得懂、看得进,可读性强;第三,面对轨道交通系统的管理者、工程设计人员这一读者群,《轨道交通人因工程》提供大量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将理论与现场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尤其是职业适应性测评方法与技术章节,更是系统展示了针对行车调度、车站值班员、司机等关键岗人员的胜任力研究,希望能对管理人员工作方法革新上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第四,关注轨道交通人因安全研究前沿,提供结合脑机接口、生理信号检测技术等新方法开展的科学研究案例简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