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黄帝内经》中气概念及理论研究

《黄帝内经》中气概念及理论研究

《黄帝内经》中气概念及理论研究

定 价:¥98.00

作 者: 彭鑫 著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7763560 出版时间: 2022-04-01 包装: 锁线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字数:  

内容简介

  “中气”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气”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初步构建成型,并在《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中均有所论述。“中气”理论虽然贯穿中医学发展的始终,但其含义从《黄帝内经》即有多重概念,历代医家虽然在著作关于“中气”的论述较多,但其理论内涵仍然较为模糊,尚缺乏专门而系统的研究阐述。“中气”理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发展、演变、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至今对临床实践有着关键的指导作用。系统研究中医学“中气”理论的发生与演变源流,对中医学理论建设和临床科研等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通过考证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文献中关于“中气”理论的论述,系统梳理“中气”理论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周易、河图、洛书、太极理论、五行学说等之间的关系,总结中气理论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中气”理论, 深入挖掘《黄帝内经》中“中气”理论相关内容,研究其与阴阳五行、藏象学说、天人相应、经络学说、运气学说、经方应用、脾胃学说、气机升降理论,水火命门理论、扶阳学说的关系,并进一步系统梳理和提炼后世医家如李东垣、罗天益、龚廷贤、周慎斋,张景岳、吴昆、尤在泾、黄元御、郑钦安、彭子益、张锡纯等对“中气”理论的发挥和应用,全面整理和系统阐述“中气”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源流,总结其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目前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疫病学、中医学方法论、《黄帝内经》阴阳五行理论、中国古代医家学术思想、国医大师治疗肿瘤诊疗经验总结等等领域的理论、科研及临床的研究工作。主持课题4项,研究成果入选《中国中医药年鉴(2016年)》(学术卷);参与***“973”攻关、科技部重大专项、中国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等课题5项,编著著作7部,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中医学“中气”概念研究 第一节 战国至秦汉中国哲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药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一、指中焦脾胃之气 二、运气学术语,指“中见之气”或“天气” 三、指胸中肺气 四、指皮肤内的经络之气 五、指体内五脏的真气 第三节 秦汉时期中医药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一、指二十四节气 二、指中焦脾胃之气 第四节 晋隋唐时期中医药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一、晋代王叔和《脉经》“中气”含义 二、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气”含义 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气”含义 四、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中气”含义 五、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气”的概念 六、唐代以前“中气”概念总结 第五节 宋金元时期中医药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一、北宋太医院编撰《圣济总录》“中气”含义 二、李东垣《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中气”含义 三、朱丹溪《丹溪心法》《格致余论》《金匮钩玄》《脉因证治》《丹溪手镜》《丹溪治法心要》“中气”含义 四、罗天益《卫生宝鉴》“中气”含义 第六节 明代中医药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一、周慎斋《慎斋遗书》“中气”含义 二、吴昆《医方考》“中气”含义 三、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中气”含义 四、张景岳《类经》《景岳全书》“中气”含义 第七节 清代中医药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一、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气”含义及相关学术思想 二、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气”含义 三、黄元御《四圣心源》《素灵微蕴》“中气”含义及相关学术思想 四、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气”含义 五、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气”含义及学术思想 第八节 现代中医学工具书对“中气”一词的解释 一、《中医大辞典》对“中气”的解释 二、《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对“中气”的解释 三、《中医辞海》对“中气”的解释 四、《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对“中气”的解释 五、《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对“中气”的解释 六、《中医基础理论》对“中气”的解释 七、《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对“中气”的解释 八、《中医药学名词》对“中气”的解释 第九节 中医学“中气”概念发展演变源流总结第三章 《黄帝内经》“中气”理论研究 第一节 《黄帝内经》“中气”一词含义 第二节 《黄帝内经》“中气”理论渊源 一、《国语》《管子》《道德经》《周易》《河图》《洛书》中“土居中央,调控四方”的“重中”思想 二、《河图》《洛书》中“左升右降,左旋运动”的气机升降理论 第三节 《黄帝内经》“中气”理论与方位五行理论 一、方位五行理论概述 二、方位五行理论对“中气”理论的启发和影响 三、方位五行理论渊源与“中气”理论的关系 四、“中气”理论与方位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发展与应用 第四节 《黄帝内经》“中气”理论渊源总结 第五节 《黄帝内经》“中气”理论的构建 一、《黄帝内经》的“重中”思想 二、《黄帝内经》的中气升降思想 三、后世医家对“中气”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六节 “中气”理论渊源与构建总结第四章 应用“中气”理论诊疗医案选录 第一节 李东垣应用“中气”理论医案选录 一、孕妇客寒犯胃心痛医案 二、妇女浑身麻木医案 三、七旬老人全身热麻病案 四、白文举脾胃虚损病案 五、范天騋妻胃虚痰厥头痛病案 六、张耘夫消渴病案 第二节 黄元御应用“中气”理论医案选录 一、赵彦威齁喘病案 二、钱叔玉吐血病案 三、崔季长飧泄病案 四、吴智渊消渴病案 五、林氏反胃病案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