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人文教育者的宗教学
一人之为人
二欲望与仁爱
章人文宗教——中国宗教史的核心范畴
一在中国发现宗教
1.“宗教”作为全新的知识范畴
2.“宗教界”在近现代中国的整合
3.世界文明史与“中国宗教”的特点
4.当代中国宗教学者与“人文宗教”
二中国宗教的三大领域
1.传统宗教生活
2.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
3.民间宗教信仰
三作为关系存在的中国宗教
1.官方宗教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关系:政治认同及其社会秩序
2.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的关系:文化认同及其伦理秩序
3.其他宗教关系论:待定的第三维
4.深层的自我认同:信仰的哲学基础
四文神并存的宗教观
1. 古代中国的“神”
2.神道设教与文神关系
3.感应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4.人文主义是基本的宗教伦理
小结中国宗教的人文结构
1.以“人文宗教”概括中国宗教
2.“人文宗教”作为一种世界宗教的基本类型
第二章天道人情——中国宗教的思想基础
一巫与上古日常生活
1.巫的职能分化
2.礼教与方术的分野
二阴阳五行与自然主义宇宙论
1.气化的宇宙论
2. 知识与信仰体系的基础
三礼乐文明与人文主义人生观
1.“人文”观念的形成
2. 巫史传统与理性化
3.礼教的两重性:宗教性与伦理性
小结封神与成仙
1. 封神阐教
2. 修炼成仙
第三章感应道交——中国宗教的神秘体验
一神秘主义的直观思维
1. 天人感应与董仲舒
2. 儒教与谶纬
3.感天而生
二佛教因果论与感应论的互补
1. 业感缘起与新宇宙论
2. 圆机妙应与佛教解脱论
3. 应验记
三“显灵”的公共效验
1.仁寿舍利的感应形式
2. 个人体验的社会转化
3. 显灵与宗教研究的史料问题
小结“感应”的两种基本形式
第四章会通共生——中国宗教的关系格局
一儒家主导的三教互动
1.政主教从
2.宗教生活的差序格局
二征服与屈服的佛教史
1.佛教传播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冲突整合
2.佛教对中国文化的主动调适
3. 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新传统
三佛道互诤与三教讲论
1.“通道”与三教讲论
2.道教早期对佛教的排斥
3.佛教对道教的批驳
4.自然与因缘:佛教与道教的思想会通
四三教合流的类型分析
1.儒家的出入佛老与帝王的三教平等
2.佛教的三教同归
3.道教的三教同源
小结体用兼顾的共生格局
1.体上会通
2.用上合流
3.劝善与平等
第五章混元并用——日常生活的信仰图景
一民俗生活里的多层信仰
1.佛道为主的儒家丧祭
2.斋僧度鬼与中元祭祖
3.庙会与乡土文化
二基层社会的信仰重组与蜕变
1.民间宗教的演变小史
2.白莲教的形成与演变
3.罗教的创立与分流
三民间的经典崇拜
1.宝卷的信仰对象
2.救劫的教义思想
3.佛道教和民间法术杂糅的修炼法
四民间信仰的观念史
1.淫祀、邪教和迷信:谁在给草根社会贴标签?
2.神灵、仪式和组织:民间信仰的范围与中国宗教的整体性
3.民间信仰与基层人文教育
小结乡愁·历史记忆的纽带
余论即圣而凡的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致敬与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