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严寒地区城市微气候设计论丛”序(i)
前言(iii)
**部分 基础研究
第1章 绪论(3)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3)
1.1.1 研究背景(3)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6)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8)
1.2.1 国外研究进展(8)
1.2.2 国内研究进展(12)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16)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17)
1.3.1 城市气候与微气候(17)
1.3.2 严寒地区(19)
1.3.3 城市公共服务区(20)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20)
1.4.1 研究内容(20)
1.4.2 研究方法(21)
1.4.3 研究框架(22)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23)
2.1 严寒地区城市公共服务区空间形态相关研究(23)
2.1.1 公共服务区发展趋势(23)
2.1.2 公共服务区形态特性(24)
2.2 严寒地区城市微气候相关研究(25)
2.2.1 严寒地区城市气候(25)
2.2.2 严寒地区城市空间微气候特性(26)
2.3 微气候环境测试相关研究(30)
2.3.1 微气候测试内容(30)
2.3.2 微气候测试参数与方法(32)
2.4 微气候环境主观评价相关研究(33)
2.4.1 微气候评价理论与内容(33)
2.4.2 主观评价方法(37)
第二部分 现状调研与分析
第3章 严寒地区城市公共服务区空间形态调研及分析(43)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43)
3.2 传统保护街区(43)
3.2.1 哈尔滨传统保护街区概况(43)
3.2.2 调研范围及流程(44)
3.2.3 街区空间特征(46)
3.2.4 街区使用现状(47)
3.3 中心商业街区(50)
3.3.1 中心商业区概况(50)
3.3.2 调研范围及流程(52)
3.3.3 街区空间特征(53)
3.3.4 街区使用现状(56)
3.4 城市综合体(63)
3.4.1 哈尔滨城市综合体概况(63)
3.4.2 调研范围及流程(66)
3.4.3 街区空间特征(68)
3.4.4 街区使用现状(69)
3.5 公共绿地(71)
第4章 典型区域微气候环境现场测试及分析(78)
4.1 测试内容与工具(78)
4.2 传统保护街区现场测试及分析(79)
4.2.1 测试流程(79)
4.2.2 测试结果分析(80)
4.3 中心商业街区现场测试及分析(84)
4.3.1 测试流程(84)
4.3.2 测试结果分析(86)
4.4 城市综合体现场测试及分析(93)
4.4.1 测试流程(93)
4.4.2 测试结果分析(94)
4.5 公共绿地现场测试及分析(102)
4.5.1 测试流程(102)
4.5.2 测试结果分析(105)
第5章 典型区域微气候舒适性主观调查及分析(108)
5.1 传统保护街区主观调查(108)
5.1.1 调查流程(108)
5.1.2 调查结果与分析(108)
5.2 中心商业街区主观调查(109)
5.2.1 调查流程(109)
5.2.2 调查结果分析(113)
5.3 城市综合体主观调查(115)
5.3.1 调查流程(115)
5.3.2 调查结果分析(116)
5.4 公共绿地主观调查(117)
5.4.1 调查流程(117)
5.4.2 调查结果分析(120)
第三部分 微气候调节机制与优化策略
第6章 传统保护街区活力影响机制及提升策略(125)
6.1 微气候影响下的街区行为活动特征(125)
6.1.1 活动时间与主导活动的变化(125)
6.1.2 活动空间的变化(126)
6.1.3 不同活动发生方式的变化(127)
6.2 街区活力要素(129)
6.2.1 影响行为活动发生的因素(129)
6.2.2 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131)
6.3 微气候环境与街区活力机制(133)
6.3.1 微气候环境评价指标的选择与验证(133)
6.3.2 微气候舒适度与行为活力的相关性(136)
6.3.3 微气候环境要素与行为活力的相关性(141)
6.4 传统保护街区活力提升策略(145)
6.4.1 微气候环境提升目标(145)
6.4.2 院落空间提升策略(145)
6.4.3 街道空间提升策略(146)
6.4.4 广场空间提升策略(147)
第7章 中心商业街区感知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149)
7.1 微气候要素的感知(149)
7.1.1 感知均值区间(149)
7.1.2 感知阈值确定(152)
7.2 感知与微气候之间的影响机制(154)
7.2.1 微气候对热感觉的影响(154)
7.2.2 热感觉对总体舒适度的影响(155)
7.2.3 活动行为对热感觉的影响(155)
7.2.4 哈尔滨地区的适中温度范围(156)
7.3 中心商业街区优化策略(158)
7.3.1 步行街型商业区优化策略(158)
7.3.2 组团型商业区优化策略(159)
第8章 城市综合体空间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161)
8.1 哈尔滨城市综合体总体舒适度(161)
8.2 内部空间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机制(162)
8.2.1 形态体量(162)
8.2.2 节点空间(166)
8.2.3 廊道空间(173)
8.3 微气候对热舒适性的影响机制(177)
8.3.1 热舒适性与微气候要素的关系(177)
8.3.2 微气候要素感知区间(179)
8.3.3 热舒适性的量化结果(180)
8.4 城市综合体优化策略(182)
8.4.1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划分(182)
8.4.2 空间利用对策(184)
第9章 公共绿地行为活动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188)
9.1 哈尔滨公共绿地行为活动(188)
9.1.1 高频活动类型及活动人数统计(188)
9.1.2 高频活动类型空间分布(190)
9.2 行为活动对热舒适性的影响机制(194)
9.2.1 实际热感觉对总体舒适度的影响(194)
9.2.2 微气候要素对舒适性的影响(195)
9.2.3 不同季节的热舒适性(200)
9.2.4 行为活动对热舒适性的影响(201)
9.3 公共绿地优化策略(202)
9.3.1 针对空间绿化的公共绿地优化策略建议(202)
9.3.2 针对行为活动的公共绿地空间设计策略(204)
参考文献(207)
附录 哈尔滨公共服务区环境舒适度调研问卷(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