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政府和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城市转型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书选择中东欧地区典型代表爱沙尼亚为研究对象,对其1990年代以来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全面转型过程中的城市发展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能够为深化我们对市场化改革中城市转型发展规律的认识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本书将制度因素纳入到城市发展的社会-空间分析中,建立了基于“制度-社会-空间”的转型研究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多角度的审视了爱沙尼亚及其首都塔林在转型历程中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制度改革、以区域人口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社会变迁、与社会主义时期相区别的城乡空间发展特征。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以产权结构、人口流动和空间增长为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上述转型框架进行了初步的验证,揭示了以产权结构为代表的制度转型及区域人口流动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尤其是地方政府产权的关键作用。 实证研究发现,在爱沙尼亚的转型过程中,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经历了显著的非均衡进程,其制度基础是包括土地所有权在内的权力要素的转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权力转移,也就是分权化或地方化;二是从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的权力转移,也就是私有化或狭义的市场化。从爱沙尼亚及其首都塔林的城市建设实践来看,在转型地区地方自治行政体系、产权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市场导向规划管理体系等制度基础上,地方化在城市空间扩张中发挥了更加显著的推动作用。爱沙尼亚转型历程还表明,在城市发展中,市场机制能够提升发展效率,规划政策则应约束底线保障。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城市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书结合对爱沙尼亚的转型研究发现,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