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京津冀协同发展概述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背景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时间节点
1.1.2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宏观因素
1.2 京津冀三地的自然地理位置
1.3 京津冀三地经济关系
1.3.1 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的比较
1.3.2 投资形势对比分析
1.3.3 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1.3.4 三次产业增速对比分析
1.3.5 房地产投资形势对比分析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以生态一体化建设为例)
1.4.1 生态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1.4.2 生态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优化配置区域资源
1.4.3 生态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1.5.1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根治“大城市病”
1.5.2 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创新有助于解决产生“大城市病”的体制、机制问题
1.5.3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优化城市群结构、打造城市群
1.5.4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1.5.5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大气环境治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 既有城市群协同发展经验及启示
2.1 国外及国内典型城市群
2.1.1 国外城市群
2.1.2 国内典型城市群
2.2 京津冀城市群与城市群的比较
2.2.1 经济体量比较
2.2.2 一体化水平比较
2.2.3 核心城市功能比较
2.3 城市群的发展经验
2.3.1 核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2.3.2 交通一体化成为城市群共同发展的基础
2.3.3 城市间形成较好的分工
2.3.4 建设“反磁力中心”,治理“大城市病”
2.3.5 城市群的结构优化离不开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
2.3.6 京津冀城市群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3 京津冀协同发展营商环境综述
3.1 京津冀协同发展营商环境概况
3.2 京津冀区域营商环境对商贸的影响
3.3 京津冀三地营商环境梳理(以典型代表地为例)
3.3.1 河北保定营商环境分析
3.3.2 天津营商环境分析
3.2.3 北京营商环境分析
3.4 京津冀协同发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3.4.1 共性问题
3.4.2 行业个性化问题
3.5 京津冀协同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建议
3.5.1 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效率
3.5.2 提升京津冀三地产业链水平
3.5.3 推动京津冀三地产业数字化转型
3.5.4 体制、机制再创新
3.5.5 打通企业办事“后一公里”
3.5.6 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
3.5.7 持续加强法治环境建设
3.5.8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3.5.9 进一步完善产业用地供应机制
3.5.10 构建企业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
3.5.11 优化改革任务尚未覆盖的特殊领域的营商环境
3.5.12 京津冀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建议和措施
4 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环境
4.1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情况分析
4.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效率
4.1.2 影响城市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
4.1.3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效率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4.2 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与金融协同
4.2.1 科技创新与金融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4.2.2 科技企业金融创新政策优化建议
4.2.3 加强京津冀科技创新金融政策引导
4.3 京津冀创新激励机制(协同创新)
4.3.1 创新背景下的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4.3.2 科技创新信息利用主体
4.3.3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构建
4.4 京津冀协同发展创业环境(以河北省中小企业为例)
4.4.1 河北省及其各地市出台中小企业创业支持政策
4.4.2 河北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激励及培养
5.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才现状
5.1.1 京津冀区域人才现状
5.1.2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5.1.3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激励方向
5.2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扶持政策
5.2.1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政策目标
5.2.2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政策工具类型、权重及内涵
5.2.3 三地人才政策的实施规律、模式策略与创新机制
5.2.4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政策优化建议
5.3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
5.3.1 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
5.3.2 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5.3.3 河北人才引进分析(以秦皇岛为例)
5.4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交流
5.4.1 京津冀人才交流取得的成果
5.4.2 京津冀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5.4.3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人才交流合作对策和建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环境
6.1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6.1.1 京津冀税收概况
6.1.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税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6.1.3 税收政策导向方面存在的问题
6.2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征管
6.2.1 征收情况
6.2.2 税收征收相关文件
6.2.3 京津冀税收征管情况
6.2.4 京津冀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6.2.5 国外税收征收经验
6.2.6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征收建议
6.3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与产业结构
6.3.1 税收负担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6.3.2 京津冀行业税收负担分析
6.3.3 京津冀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税收负担调整建议
6.4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政策
6.4.1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政策分析
6.4.2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政策
6.4.3 国外区域协同发展的税收政策经验
6.4.4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政策优化建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对接中土地规划和利用
7.1 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与规划情况
7.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情况
7.1.2 京津冀土地利用率及规划
7.1.3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区域土地新增面积情况
7.1.4 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7.1.5 京津冀绿色土地利用及可持续利用
7.2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对接中的土地问题
7.2.1 规划空间不足
7.2.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用地指标分配不合理
7.2.3 大量土地资源“批而未供”或“供而未用”
7.2.4 土地粗放利用,造成效率低下
7.3 京津协同发展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及优化建议
7.3.1 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相关政策
7.3.2 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基础设施环境
8.1 京津冀基础设施总体环境概述
8.1.1 京津冀三地基础设施投资情况
8.1.2 京津冀三地道路交通设施情况
8.1.3 京津冀三地给水排水设施情况
8.1.4 京津冀三地能源动力情况
8.1.5 京津冀三地生态环保情况
8.1.6 京津冀协同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存在的问题
8.2 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情况
8.2.1 铁路方面情况
8.2.2 公路方面情况
8.2.3 港口方面情况
8.2.4 机场方面情况
8.3 京津冀城市群基础设施优化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
8.3.1 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优化路径
8.3.2 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对策和建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运输、物流及数字流通环境
9.1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运输和物流情况
9.1.1 区域交通物流资源概况
9.1.2 交通物流资源整合
9.1.3 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物流网络布局优化存在的障碍和问题
9.1.4 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物流资源优化的必要性
9.2 京津冀区域交通资源对物流的影响
9.2.1 交通资源与物流的关系
9.2.2 京津冀交通资源对物流的影响
9.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关联
9.3.1 京津冀物流业与金融业关联情况
9.3.2 物流业与金融业关联的影响
9.3.3 京津冀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要求
9.4 京津冀区域数字物流经济环境
9.4.1 京津冀区域数字物流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9.4.2 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区域就业和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
9.4.3 数字物流经济发展要求
9.5 京津冀交通物流发展及优化建议
9.5.1 提高运输效率
9.5.2 重视铁路运输设施建设
9.5.3 调整交通运输结构
9.5.4 重视区域空港发展
9.5.5 增强城际交通能力
9.5.6 构筑京津冀城市群区域交通中心
9.5.7 渤海湾西岸港口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9.5.8 加大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物流网络化力度
9.5.9 京津冀交通物流优化建议
9.5.10 京津冀协同发展低碳交通问题改进措施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其他资源环境
10.1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环境
10.1.1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概况
10.1.2 京津冀水资源环境统一化建设的必要性
10.1.3 京津冀水资源环境统一化建设情况
10.1.4 京津冀水资源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0.1.5 京津冀水资源环境优化建议和措施
10.2 京津冀区域能源资源环境
10.2.1 京津冀区域能源资源概况
10.2.2 京津冀地区能源情况对比
10.2.3 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0.2.4 京津冀区域矿产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
10.2.5 京津冀矿产资源环境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