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伦理学(道德学)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定 价:¥118.00

作 者: 黄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复旦哲学·中国哲学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0201773 出版时间: 2022-0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字数:  

内容简介

  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特别是英语世界获得了长足的复兴和发展,对自近代以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义务论和后果论伦理学形成了挑战。但它也因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受到了来自义务论与后果论的批评。虽然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家在克服其中一些缺陷和回应其中一些批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有一些重大的缺陷和批评很难光凭西方哲学的内部资源加以克服和回应。因此本书的目的既不是介绍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主要流派、人物和观点,也不是要论证宋明儒学也是一种美德伦理学,而是以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的哲学为中心,从宋明儒的角度,对美德伦理学所存在的缺陷和所面临的批评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和回应,并在此过程中扩展美德伦理学的论域,从而促进美德伦理学的发展。

作者简介

  黄勇,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哈佛大学神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除出国前短暂在复旦大学任教外,曾长期任教于美国宾州库兹城大学哲学系,并兼任美国宗教学会儒学传统组共同主任、哥伦比亚大学宋明儒学讨论班共同主任、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等。创办并主编英文学术刊物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和英文学术丛书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Springer)与Fudan Studies in Encountering Chinese Philosophy(Bloomsbury)。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宗教哲学。除在有关学术刊物和文集中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各百余篇外,出版英文专著3部、中文著作5部。

图书目录

导 言
 一 引 言
 二 美德伦理学、德性伦理学、德行伦理学
 三 儒家伦理学:从美德伦理学的观点看
 四 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五 结 论
 
第一章 在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之间:程颢的美德伦理学的特质
 一 引 言
 二 “天地之大德曰生”:儒家美德的本体论说明
 三 仁者觉痛痒:认知与情感
 四 程颢的美德伦理学的特质:在理性主义和情感主义之间
 五 养气与持志:从麻木不仁到知觉痛痒
 六 结 论
 
第二章 “为什么要有美德?”:程颐的儒家回答
 一 引 言
 二 我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有德者?
 三 我能不能成为一个有德者?
 四 我如何成为有德者
 五 有德之人与有德的社会
 六 美德形而上学
 七 结 论
 
第三章 美德解释学:以二程对《孟子》的化用为焦点
 一 引 言
 二 二程的美德解释学
 三 二程和“孟子的升格运动”
 四 二程的孟子解释学
 五 人 性
 六 推
 七 自 得
 八 结 论
 
第四章 美德伦理的自我中心问题:朱熹的回答
 一 引 言
 二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一层面:康德主义的批评与朱熹和亚里士多德的回应
 三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二层面:康德主义的批评与亚里士多德的回应及其问题
 四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二层面:朱熹的回应
 五 自我中心批评的第三层面:霍卡的批评与朱熹的回应
 六 结 论
 
第五章 美德伦理的二重困境:朱熹的儒家解决方案
 一 引 言
 二 美德在美德伦理学中的首要地位及美德伦理学的二重困境
 三 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的二重困境
 四 霍斯特豪斯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二重困境
 五 朱熹如何避免美德伦理学的第一重困境
 六 朱熹如何避免美德伦理学的第二重困境
 七 结 论
 
第六章 道德实在论:朱熹美德伦理学的进路
 一 引 言
 二 道德实在论的四大困难
 三 以行动为焦点的道德实在论的问题
 四 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进路:霍斯特豪斯的成就及局限
 五 儒家美德伦理学进路:朱熹对霍斯特豪斯局限性的克服
 六 朱熹如何面对道德实在论的四个难题
 七 结 论
 
第七章 美德与感通:王阳明论对恶人的同感
 一 引 言
 二 王阳明的同感概念
 三 王阳明论对恶人的同感:其所不是
 四 王阳明论对恶人的同感:其之所是
 五 三点澄清
 六 结 论
 
第八章 环境美德伦理学:王阳明反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偏倚说
 一 引 言
 二 环境美德伦理学
 三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
 四 爱有差等:道德偏倚论的证成
 五 结 论
 
第九章 美德与运气:王阳明论道德责任
 一 引 言
 二 恶之起源
 三 道德运气
 四 道德责任
 五 欲望与意志
 六 结 论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