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研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理论与实现,总体分为两大模块:一是理论研究,二是实践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现状梳理。对国内外有关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比对,发现目前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同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进一步改善。认为应避免传统档案信息保护存在的片面追求保护结果而损害生态环境、强调局部保护而忽视整体保护的问题。呼吁应当从保护的有机整体观、全面发展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科技观出发,全面研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二是理论研究。深入追溯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生态性管理思想、信息生态保护理论、档案生态性保护理论。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预防性保护、主动性保护、无公害性保护和可循环性保护等具体保护思路。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应当坚持档案信息本体生态性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和社会环境生态性保护等“三位一体”的全面保护理念。三是实践研究。基于对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概念界定,具体设计了基于档案信息内容及其载体耐久性的生态性保护模式、基于保护人的生态性保护模式和生态性的组织实施等技术路线;强调在具体的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过程中,需要把微观的社会管理与宏观的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做到预防、治理与修复的全面防护;并详细展示了迄今为止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的各类有效保护技术,包括档案载体生态性保护技术、数字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技术和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技术;后从控制论的视角,分析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根据风险点,从明确保护控制的主体、保护控制的具体内容和保护控制的目标等三维度设计保护的框架体系。四是实证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为例,重点剖析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试点过程中,其中的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具体做法。本专著可供档案学、生态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或爱好者参考,也可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界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