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作为写作者的颜长江
张祖道之《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
昙花一现桃花源
蒙敏生之《革命与浪漫》
一个香港主场的红色理想国
张雅心之《样板戏经典剧照》
被染红的美学
佬京之《广场》
拉个满弓,试捕时代的巨兽
刘博智之《华人影像志》
唐人的史传
安哥之《开放百态》
大历史中的小牛皮
侯登科之《麦客》
根植于土地的史诗意识
韩磊之《早期作品》
打量与逸出
叶健强之《广州跑街》
与市民合谋的草根精神自留地
刘铮之《国人》
国家现实与国民性的摄影范本
晋永权之《傩》
汉民族的肖像
洪磊之《紫禁城的秋天》
传统中国的血色黄昏
黄新力之《陕北盲说书人》
永生之路
许培武之《珠江新城》
让我们在破烂的河流上为一艘沉船荡起双桨
肖萱安之《三峡》系列作品
峡谷暗夜中的摄影师
海波之《他们》《她们》
曾是惊鸿照影来
曾忆城之《呼吸》
因为疼痛,所以童话
王庆松之《夜宴》
国内小食堂和国际大食堂
罗凯星之《原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转忆陶潜归去来
王宁德之《在小镇上舞蹈》
大篷:中国当代社会的象征
魏壁之《梦溪》
一次先锋的后退
蒋志之《事情一旦发生就会变得……》
像一根钉子一样插进这块土地
丘之《纪事》
在中国土地上游荡的婴孩
李朝晖之《大体》
未来已经来临
李洁军之《复制战争》
“荷赛”的出轨
王刚之《凉山》
男人最后的孤独
骆丹之《素歌》
朴素的歌,牢靠的基石
严明之《我的码头》
我们的码头
王听伟之《论语新读》
面对现实,或者转身佯狂
王远凌之《十八梯》
凡夫俗子的庄严法相
张晓之《海岸线》
荒诞以及荒诞之后
邵文欢之《霉绿》
新时代的旧山河
孙俊彬之《夜》
如果够幸运,我们的生活可以是剧照
敖国兴之《冬至》
东铸的影像
杨泳梁之《蜃市山水》
以现实为皴绘就画皮
曾翰之《宋徽宗的松》
下雪了,兄弟你抵达了没有
吕廷川之《华不注》
“赵氏孤儿”与“吕氏春秋”
李止之《洪谷》
兀
张兰坡之《巨人传》
一个人的宇宙
张伟清之《广州森林》
街头摄影与网络交互
黎朗之《某年某月某日》
理想与质疑
李勇之《日常的风景》
超稳定画面中的不安隐喻
塔可之《诗山河考》系列
身土不二,去追蹑往圣绝学
曾广智之《东方会见西方》
艺术家的极限与大历史的局限
后记 大时代的影像与影像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