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生儿分类 /1
第二章 新生儿转运 /4
第三章 新生儿筛查 /8
第一节 新生儿疾病筛查 /8
第二节 新生儿听力筛查 /14
第三节 早产儿视网膜病 /15
第四节 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16
第四章 新生儿期计划免疫 /22
第五章 新生儿复苏和复苏后管理 /24
第六章 新生儿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27
第一节 液体疗法 /27
第二节 电解质紊乱 /32
第三节 酸碱平衡 /34
第七章 新生儿营养 /36
第一节 新生儿营养素的需要量及营养监测 /36
第二节 危重新生儿的肠外营养 /39
第三节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
肠道内营养 /42
第四节 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 /45
第五节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推广技术 /46
第八章 新生儿黄疸 /48
第一节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8
第二节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管理 /49
第三节 胆红素脑病 /51
第四节 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55
第九章 感染性疾病 /57
第一节 病毒性感染 /57
第二节 细菌性感染 /61
第三节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64
第四节 先天性梅毒 /65
第五节 先天性支原体感染 /66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 /67
第一节 呼吸困难 /67
第二节 发绀 /68
第三节 呼吸暂停 /70
第四节 呼吸窘迫综合征 /72
第五节 胎粪吸入综合征 /76
第六节 气漏综合征 /77
第七节 新生儿肺出血 /78
第八节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79
第九节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80
第十节 呼吸功能评估 /83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85
第一节 新生儿先心病的筛查 /85
第二节 新生儿期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86
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 /87
第四节 心律失常 /87
第五节 心力衰竭 /89
第六节 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 /93
第七节 新生儿休克 /97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 /100
第一节 新生儿呕吐 /100
第二节 新生儿腹胀 /101
第三节 外科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102
第四节 食管闭锁 /103
第五节 先天性膈疝 /104
第六节 脐膨出和腹裂 /105
第七节 围手术期的内科管理 /106
第八节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09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 /111
第一节 新生儿惊厥 /111
第二节 神经肌肉疾病(松软儿) /114
第三节 神经重症监护 /116
第四节 缺氧缺血性脑病 /116
第五节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 /120
第六节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122
第七节 脑梗死 /125
第八节 脑积水 /126
第九节 神经管缺陷 /128
第十四章 血液系统疾病 /129
第一节 胎儿水肿 /129
第二节 失血性贫血 /132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 /133
第四节 早产儿贫血 /136
第五节 血小板减少症 /137
第六节 红细胞增多和高黏滞血症 /141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143
第一节 先天性肾积水 /143
第二节 泌尿系统感染 /144
第三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145
第十六章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146
第一节 钙/ 磷代谢紊乱 /146
第二节 糖代谢紊乱 /149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 /151
第四节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152
第十七章 免疫系统疾病 /153
第十八章 遗传代谢性疾病 /156
第一节 遗传性疾病 /156
第二节 代谢性疾病 /167
第十九章 产伤性疾病 /172
第一节 帽状腱膜下出血 /172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 /174
第三节 内脏损伤 /175
第二十章 特 殊 治 疗 /176
第一节 新生儿疼痛的管理 /176
第二节 无创呼吸支持 /178
第三节 常频机械通气 /181
第四节 高频振荡通气 /183
第五节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184
第六节 亚低温疗法 /185
第七节 换血疗法 /189
第八节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 /190
第九节 新生儿连续血液净化技术 /191
第十节 体外膜肺生命支持技术 /192
第二十一章 影像学与振幅整合脑电图 /193
第一节 颅脑超声 /193
第二节 肺部超声 /197
第三节 腹部超声 /199
第四节 颅脑磁共振 /200
第五节 胸部X 射线 /211
第六节 腹部X 射线 /215
第七节 振幅整合脑电图 /218
附录 /225
附录一 新生儿出生后体格生长曲线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