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古代哲学的“实践”概念
一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实践”概念的提出
二 古代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存在思维
第二节 近代哲学的“实践”概念
一 从康德到黑格尔:“实践”概念的发展
二 近代实践观的思维方式——意识思维
第三节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实践观
一 费尔巴哈对“实践”概念的推进
二 费尔巴哈的思维逻辑——人本学思维
第二章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一次逻辑转向——从“自我意识”到“现实的人”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及其解体
一 黑格尔哲学:实体即主体
二 “实体”与“自我意识”之争
第二节 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双重态度
一 《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双重态度
二 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
第三节 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一 《莱茵报》向“具体现实性”的转变
二 《德法年鉴》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第三章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二次逻辑转向
——从“现实的人”到“对象性活动”
第一节 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一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反思
二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
三 《手稿》对抽象人本学不自觉的超越
第二节 “对象性活动”的真实含义
一 感性对象性与对象性活动
二 自我活动与对象性活动
三 对象性活动:劳动
第三节 对象性活动作为解释原则
一 异化劳动与对象性活动
二 人的本质与对象性活动
三 对象性活动与实践
……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成熟:世界观革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