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论
1.1 浚县概况
1.1.1 地理历史概况
1.1.2 人口文化概况
1.2 浚县方言概貌
1.2.1 语音词汇概貌
1.2.2 语法概貌
1.3 河南方言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目的和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1.5.1 语料来源
1.5.2 体例说明
第2章 音变
2.1 儿化
2.1.1 儿化的形式
2.1.2 儿化的范围和语法意义
2.1.3 形容词短语的小称儿化
2.1.4 关于小称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2.2 子变韵(Z变韵)
2.2.1 子变韵的形式
2.2.2 子变韵的特点、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
2.2.3 子变韵、儿化韵与基本韵
2.2.4 子变韵的来源
2.3 D变韵
2.3.1 动词变韵
2.3.2 形容词变韵
2.3.3 D变韵的来源
第3章 重叠
3.1 各种重叠
3.1.1 名词重叠
3.1.2 量词、数量短语重叠
3.1.3 动词重叠
3.1.4 形容词重叠
3.1.5 副词重叠
3.1.6 拟声词重叠
3.2 重叠的方式、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
3.2.1 重叠的方式
3.2.2 重叠的语义功能
3.2.3 重叠的语法功能
3.3 其他生动形式
3.3.1 Axyz式
3.3.2 Axy式
3.3.3 xA和xyA式
第4章 副词
4.1 各类副词
4.1.1 时间频率副词
4.1.2 程度副词
4.1.3 范围副词
4.1.4 情状副词
4.1.5 否定副词
4.1.6 语气副词
4.2 “没”“冇”和“没冇”
4.2.1 没[m
4.2.2 冇[mau
4.2.3 没冇[m42mau
第5章 助词
5.1 各类助词
5.1.1 体貌助词
5.1.2 结构助词
5.1.3 时间助词
5.1.4 能性助词
5.1.5 语气助词
5.2 “嘞”
5.2.1 “嘞”的意义和用法
5.2.2 “嘞”的共现与兼并
5.2.3 “嘞”的来源
5.3 “不咋”
5.3.1 “不咋”的语法意义
5.3.2 “不咋”类语气词的方言分布和来源问题
第6章 介词
6.1 各类介词
6.1.1 引进时间处所的介词
6.1.2 引进施事受事的介词
6.1.3 引进关涉对象的介词
6.1.4 引进工具依据的介词
6.1.5 引进原因目的的介词
6.2 “在”
6.2.1 “在”的语音形式、意义和用法
6.2.2 “在”之间的语源关系
第7章 连词
7.1 联合连词
7.1.1 跟
7.1.2 再者说
7.1.3 甭说
7.1.4 不光……还……
7.1.5 不是……斗是……
7.1.6 不递
7.1.7 斗是……也……
7.2 偏正连词
7.2.1 汤为
7.2.2 就/斗是
7.2.3 除D
7.2.4 不管、甭管、冲、脆
7.2.5 要是……(嘞话)、要……(嘞话)
7.2.6 望望儿
7.2.7 为D
7.2.8 免嘞、省嘞
第8章 句法格式
8.1 各类句法格式
8.1.1 判断格式
8.1.2 比较格式
8.1.3 双及物格式
8.1.4 被动格式
8.1.5 述补格式
8.1.6 动词拷贝格式
8.1.7 疑问格式
8.2 反复问格式
8.2.1 反复问格式的形式
8.2.2 反复问格式的类型
8.2.3 “吗”字类是非问空缺的成因
8.3 处置格式
8.3.1 有标记处置式:(A) 在/弄D/把B VP
8.3.2 代词复指型处置式:(A/B) VD 复指性代词 X
8.3.3 处置格式的来源
8.4 能性述补格式
8.4.1 能性述补格式的类型
8.4.2 能性述补格式中“了”的性质
8.4.3 能性述补格式的来源
第9章 浚县方言的语法系统及特点
9.1 修饰性语法意义系统及表达特点
9.1.1 体貌意义
9.1.2 量意义
9.1.3 情态意义
9.1.4 语气意义
9.1.5 时间意义
9.1.6 程度意义
9.1.7 情状意义
9.1.8 范围意义
9.1.9 处置意义
9.1.10 被动意义
9.1.11 比较意义
9.1.12 指称意义
9.2 结构性语法意义系统及表达特点
9.2.1 格意义
9.2.2 逻辑关系意义
9.2.3 功能标记意义
OO0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常用子变韵例词
附录2 D变韵例词表
附录3 发音合作人情况简表
增订本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