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鲣鱼渔业概况 1
1.2 鲣鱼渔业生物学概况 2
1.2.1 年龄与生长 2
1.2.2 性比与成熟 3
1.2.3 摄食 4
1.3 中西太平洋鲣鱼渔场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4
1.3.1 鲣鱼渔场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相关关系的研究 4
1.3.2 鲣鱼渔场与表层环境因子的相关研究 5
1.3.3 鲣鱼渔场与垂直结构因子的相关研究 5
1.3.4 鲣鱼渔场与不同水层因子的相关研究 6
1.3.5 鲣鱼渔场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研究 6
第2章 中西太平洋鲣鱼渔场时空分布特征 7
2.1 鲣鱼历年产量和平均CPUE变化规律 8
2.2 产量重心的年度和月度变化 10
2.3 产量重心聚类分析 18
2.4 不同渔区CPUE方差分析 20
第3章 中西太平洋鲣鱼中心渔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4
3.1 广义加性模型分析 25
3.2 提升回归树分析 28
第4章 中西太平洋鲣鱼中心渔场预报模型 32
4.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西太平洋鲣鱼渔场预报 32
4.1.1 输出因子为初值化后的CPUE 33
4.1.2 输出因子为初值化后的捕捞努力量 38
4.1.3 不同输入因子与不同输出因子的比较 42
4.1.4 *优模型的选择与解释 43
4.1.5 输入因子权重比较 44
4.2 基于不同气候条件的中西太平洋鲣鱼渔场预报 45
4.2.1 不同气候条件下产量情况 45
4.2.2 不同空间位置及气候条件下产量情况 46
4.2.3 厄尔尼诺条件下渔场预报 46
4.2.4 拉尼娜条件下渔场预报 48
4.2.5 正常气候条件下渔场预报 49
4.2.6 模型的验证 50
4.3 基于一元线性方程的中西太平洋鲣鱼渔场预报 52
4.3.1 各年1~12月产量重心的变化分析 52
4.3.2 各年季度产量重心经纬度与SSTA的相关性分析 54
4.3.3 各年季度产量重心经度分布与SSTA的关系 55
4.3.4 基于SSTA的鲣鱼产量重心经度预测模型 56
4.4 基于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的中西太平洋鲣鱼渔场预报 56
4.4.1 捕捞努力量(作业天数)、CPUE和SST的关系 57
4.4.2 捕捞努力量(作业天数)、CPUE和SSH的关系 58
4.4.3 正态分布回归分析、绘制单个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指数曲线 60
4.4.4 几何平均模型(GMM)和相同权重的算术平均模型(AMM)的比较 61
4.4.5 AMM在不同权重下的比较 61
4.4.6 模型的验证 63
第5章 中西太平洋鲣鱼入渔指数模型 65
5.1 捕捞努力量空间分布 66
5.2 基于Nino 3.4区SSTA的入渔指数模型 67
5.3 基于作业海域SST的入渔指数模型 75
5.4 入渔指数模型的验证 84
第6章 极端气候对鲣鱼资源丰度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 88
6.1 厄尔尼诺事件期间鲣鱼栖息地分布特征 88
6.1.1 产量、作业次数(NET)与SST和SSH的关系 89
6.1.2 产量、作业次数(NET)在经度上的时空分布 89
6.1.3 厄尔尼诺事件对鲣鱼栖息地分布的影响 91
6.1.4 SI曲线拟合及模型建立 94
6.1.5 HSI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96
6.2 拉尼娜事件期间鲣鱼栖息地分布特征 98
6.2.1 拉尼娜事件对鲣鱼栖息地分布的影响 98
6.2.2 SI曲线拟合及模型建立 101
6.2.3 HSI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101
6.2.4 模型验证 102
6.3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对鲣鱼资源丰度的影响 103
6.3.1 CPUE月变动 103
6.3.2 SSTA与月CPUE的时间序列分析 104
6.3.3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发生月份的鲣鱼资源量变化情况 105
6.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丰度预测模型 108
6.4.1 灰色关联分析 109
6.4.2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10
参考文献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