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上篇 “求同”与“存异”
明清之际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一、儒学的社会性格
二、理论重心的转移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三、外缘力量的推动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四、余议:“求同”与“存异”的确解
下篇 “自治”与“治人”
清代考据学与儒家社会建设的新路径
一、“自治”与“治人
二、宋、明理学里“自治—治人”的偏向
三、清代考据学对“自治—治人”有意识的区分
四、余议:儒学社会性格的文化史意义
结语
附录 明清思想史“连续着的基础构造”
——读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
和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