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n
前言 \n
第1章绪论1 \n
1.1研究背景1 \n
1.2文献综述2 \n
1.3技术路线4 \n
第2章三北工程区概况7 \n
2.1地理位置7 \n
2.2自然条件7 \n
2.3各类分区12 \n
2.4地带性植被18 \n
2.5植被空间分布22 \n
第3章水资源空间格局与变化趋势33 \n
3.1降水时空格局分析33 \n
3.2植被可利用有效降水时空格局分析75 \n
3.3浅层地下水的水资源量与水位分析95 \n
3.4生态植被建设灌溉可用水量分析112 \n
3.5小结:降水、浅层地下水和生态植被建设灌溉可利用水资源127 \n
第4章水资源林草植被承载力130 \n
4.1水资源植被承载力130 \n
4.2植被生态需水量阈值133 \n
4.3水资源可承载植被152 \n
4.4小结:降水和灌溉水组合形成的水资源可承载林草植被178 \n
第5章适水性林草植被优化配置180 \n
5.1现状植被与水资源可承载植被对比180 \n
5.2林草植被优化配置197 \n
5.3林草植被优化配置方案214 \n
5.4小结:适水性林草植被优化配置类型和方案223 \n
第6章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建设和保护林草植被226 \n
6.1三北工程区水资源空间格局与变化趋势226 \n
6.2三北工程区水资源林草植被承载能力228 \n
6.3三北工程区适水性林草植被优化配置方案229 \n
6.4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建设和保护林草植被的建议229 \n
参考文献232 \n
附件1术语与数据说明241 \n
附件2不同区域植被建设技术模式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