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土壤热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所称污染场地是指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以及从事矿业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构成潜在风险的场地,包含场地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的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为了推动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免受土壤中污染物的危害,世界各国都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积极修复污染场地的土壤。热处理技术具有技术成熟、处理效果好、设备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高、处理污染土壤迅速等优点,且与我国当前建设用地污染土壤需要高效、快速处理的需求较为吻合,因而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修复了402个污染场地,其中热处理技术采用占比高达35.1%。采用热处理技术修复污染场地污染土壤,要了解不同热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需要进行热处理技术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熟悉热处理技术的运行维护要求,掌握热处理技术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其监测手段。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加强对污染场地污染土壤热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交流污染土壤热处理技术的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污染场地土壤热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在编著过程中尽量注意以我国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政策作为基本依据,特别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建设用地污染土壤热处理技术、工艺及设备,引用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及各种污染土壤热处理的案例,内容全面丰富。《污染场地土壤热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还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