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亦作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斋名停云馆,号衡山居士,私谥贞献先生。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在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子”。文徵明秉性端方,性格温良,道德修养达到“致中和”“守静笃”之境,其书法尤以小楷见长,是继二王、虞、褚、赵之后能够别开生面的小楷大家。《琴赋》是三国时期嵇康创作的一篇赋文。其文描写了制琴木材——椅梧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同时描述了七弦琴的制作的讲究和琴曲的复杂,表达其摆脱礼教寻求自我的理想。此篇小楷赋文是文徵明七十四岁时所作,先生虽已年至古稀,但笔力不减,章法齐整,结构严整,氛围冷峭,不随时俗。该帖曾由著名收藏家吴大澂、吴湖帆鉴藏。《草堂十志》是唐代诗人、画家卢鸿隐居嵩山时,为十处景致所写的歌咏之词。此件小楷《草堂十志》为文氏传世小楷中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作品。纵23.2厘米,横28.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帖字迹清秀、结体自然舒展,秀丽灵动、平正清和,整体风格清雅大气,是“以韵取胜”的文氏书风之典型。清朝评论家以此道:“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