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缘起 3
引言 5
一、 学术史三阶段 5
(一) 发端与内涵:19世纪——20世纪60年代末 5
(二) 深入和拓展:从20世纪60年代末——21世纪 7
(三) 交流和融合:21世纪以后 10
二、 遗留问题与研究方法 12
(一) 焦点问题 12
(二) 研究方法 14
三、 本书结构——四个案例 17
(一) 南亚佛足迹图像的分区发展 17
(二) 南亚佛足迹文本体系的发展 17
(三) 中古时期东亚佛足迹图文结构 18
(四) 明清佛足迹图文的传播与传承 18
第一章 南亚佛足迹图像的起源和发展 20
一、 在东南印度的印度保守发展 21
(一) 早期中印度佛足迹实物 22
(二) 中期东南印度佛足迹石 26
四、 在西北印度的创新发展 35
(一) 与佛塔的分离发展 36
(二) 佛陀降凡浮雕的流变 38
(三) 三图案佛足迹石块 41
(四) 马图拉造像足底佛足迹 45
五、 晚期中印度的复兴发展 47
(一) 圆形佛足迹实物 47
(二) 莲花中的佛足迹 51
六、 斯里兰卡佛足迹石类型再判断 53
(一) 重新归类 55
(二) 多图案佛足迹石 58
小结 59
第二章 佛足迹与佛陀降龙神话 60
七、 最早的乌仗那国佛陀降龙故事 61
(一) 多个版本的关系 61
(二) 创世纪的降龙神话 67
八、 贵霜时期喀布尔河附近的降龙神话 70
(一) 呾叉始罗:巨龙与疆域 71
(二) 布色羯逻伐底城:修行与降龙 72
(三) 那揭罗曷:佛影窟与佛足迹石 74
(四) 迦毕试:迦腻色迦王降龙 77
九、 中印度佛陀降龙圣迹故事拓展 79
(一) 鹿野苑:一城三池 80
(二) 摩揭陀:一国三地 81
(三) 南亚:山巅山脚 85
(四) 铭文中印度圣迹的顺序问题 87
小结 89
第三章 中古时期东亚佛足迹图像与文本结构 91
一、 王玄策与日本佛足迹文本关系 91
(一) 日本佛足迹文本的嵌套结构 92
(二) 虚指的王玄策 96
二、 玄奘与中国佛足迹文本关系 98
(一) 唐-五代:义楚参访宜君玉华宫观碑 101
(二) 宋-清:中国对韩国佛足迹版刻的影响 105
(三) 明初:模仿玄奘 109
三、 东亚佛足迹图像内容与组合结构: 112
(一) 三种组符号组合 112
(二) 通身纹图像性质的讨论 114
一〇、 三种风格的分类 115
(一) 唐-五代中、日佛足迹风格 117
(二) 宋-清中国、韩国佛足迹风格 119
(三) 17-19世纪日本佛足迹图像次生风格 121
一一、 五、佛足迹从南亚传入东亚的新线路 121
小结 123
第四章 明清时期中国佛足灵像之碑传拓 124
一、 明清佛足灵像之碑流传与寺院关系 124
(一) 碑文记载的传拓人物 124
(二) 碑头平面而多图 129
二、 汉藏佛教并行背景下对佛足迹传承与选择 132
(一) 梦感传说 132
(二) 唐卡流传 133
(三) 汉地佛寺的选择 134
(四) 山中佛足迹 135
小结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