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导言 / 1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 26
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 26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 32
第三篇 老子 / 36
第四篇 孔子 / 55
章 孔子略传 / 55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 57
第三章 《易》 / 63
第四章 正名主义 / 75
第五章 一以贯之 / 86
第五篇 孔门弟子 / 101
第六篇 墨子 / 119
章 墨子略传 / 119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 126
第三章 三表法 / 131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 136
第七篇 杨朱 / 144
第八篇 别墨 / 151
章 墨辩与别墨 / 151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 157
第三章 论辩 / 164
第四章 惠施 / 187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 193
第六章 墨学结论 / 205
第九篇 庄子 / 208
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 208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 217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 230
章 《大学》与《中庸》 / 230
第二章 孟子 / 237
第十一篇 荀子 / 250
章 荀子 / 250
第二章 天与性 / 254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 265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之终局 / 281
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 281
第二章 所谓法家 / 297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 316
附录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