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一)生态脆弱区的生态问题及成因
(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治理实践及其反思
(三)生态脆弱区生态一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研究
三 研究方法
(一)案例的选取
(二)资料收集方法
(三)资料呈现逻辑
四 篇章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案例村概况
一 科尔沁沙地
(一)科尔沁沙地基本情况
(二)生态恶化过程及成因
(三)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探索
二 沙地东南部的彰武县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人口与民族构成
(三)生计模式与经济发展
三 县域沙化“重地”河甸村
第三章 村庄精英合作决策“留村护家”
一 地情条件的再认识与再定位
(一)分歧与争议:“没有定论”的首次会议
(二)消除分歧:明确生态条件基本达标
二 早期生态治理实践的反思
(一)“植树防沙”的经验
(二)“消极怠工”的教训
三 “上”“下”压力下的精英合作
(一)满足“上级”期待
(二)实现“乡亲”愿望
四 核心精英间合作共识的达成
第四章 联户探索“植树治沙”
一 常规化动员失效
(一)广播宣传失灵
(二)村民不配合的理由
(三)村干部的反思
二 差序化动员奏效
(一)差序格局下的村干部动员策略
(二)村民的“社会理性”选择
(三)联户造林小组的形成
三 联户造林的探索
(一)联户造林的“艰难岁月”
(二)“进退两难”的处境
(三)乡土适用技术的挖掘与运用
四 联户关系网络的建立
第五章 组织化推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