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植物的质量安全问题 1
1.1.1 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规定 1
1.1.2 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 2
1.1.3 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溯源 3
1.2 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的概念及含义 4
1.2.1 植物的质量安全性状 4
1.2.2 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概念提出的背景 5
1.2.3 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的定义 6
1.2.4 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7
参考文献 8
第2章 植物内外源毒素及其合成与降解的生物学机制 9
2.1 植物内源毒素合成途径 9
2.1.1 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合成 10
2.1.2 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合成路径 14
2.1.3 苷类化合物 19
2.2 植物内源毒素处置策略 20
2.3 植物外源毒素 21
2.3.1 黄曲霉毒素 26
2.3.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28
2.3.3 伏马菌素 33
2.4 植物外源毒素的去除及降解 36
2.4.1 黄曲霉毒素的去除和降解方法 37
2.4.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去除和降解方法 38
2.4.3 伏马菌素的去除和降解方法 40
参考文献 40
第3章 植物吸收、转运和响应重金属的生物学机制 51
3.1 植物中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51
3.1.1 重金属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 52
3.1.2 重金属对植物生殖生长的影响 54
3.1.3 重金属对植物品质的影响 55
3.2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转运机制 57
3.2.1 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 57
3.2.2 茎、叶对重金属的运输 59
3.2.3 籽粒中重金属的积累 60
3.2.4 重金属转运相关基因及miRNA 60
3.3 植物重金属超积累与抵抗的机制 62
3.3.1 超积累植物的概念和特征 62
3.3.2 植物重金属超积累性状的适应性 64
3.3.3 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机制 64
3.3.4 国内外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研究现状与应用 67
3.4 气体信号分子与重金属抗性 70
3.4.1 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生物合成 70
3.4.2 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重金属应答中的功能 74
3.4.3 气体信号分子间的交互作用对植物重金属应答的调控 80
3.4.4 展望 81
参考文献 82
第4章 植物吸收、转运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学机制 93
4.1 有机污染物类别及成因 93
4.1.1 有机污染物的概念和主要类别 93
4.1.2 有机污染物的特性 95
4.1.3 植物有机污染物的成因 95
4.2 有机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选择性吸收、转运和生物毒性效应 96
4.2.1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转运和积累 96
4.2.2 有机污染物对植物的生物毒性效应 100
4.3 生物对植物有机污染物的抗性及机制 103
4.3.1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修复及机制 103
4.3.2 微生物对植物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及机制 104
4.3.3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有机污染物及机制 107
参考文献 114
第5章 植物吸收、转运纳米污染物及解毒的生物学机制 117
5.1 主要纳米污染物 117
5.1.1 植物纳米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17
5.1.2 碳纳米材料 118
5.1.3 金属纳米材料 120
5.1.4 纳米材料的主要效应 122
5.2 纳米污染物在植株体内的循环机制 122
5.2.1 纳米污染物吸收机制 122
5.2.2 纳米污染物转运机制 126
5.2.3 纳米污染物吸收转运的影响因素 127
5.3 纳米污染物对植物的毒副作用 129
5.3.1 生长和外在表型响应 129
5.3.2 生理响应 130
5.3.3 生化响应 130
5.3.4 遗传响应 131
5.4 植物对纳米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和防御 131
5.4.1 生物转化 131
5.4.2 抗氧化防御 133
5.4.3 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 134
5.4.4 氨基酸代谢 134
5.4.5 脂质代谢 135
5.5 纳米污染物精准研究技术 135
5.5.1 位置和化学形态分析 135
5.5.2 定量分析 137
5.5.3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 137
5.6 植物纳米毒理学研究展望 138
参考文献 138
第6章 植物采后质量安全生物学 145
6.1 营养器官采后质量安全性状 145
6.1.1 根茎类产品采后质量安全性状 145
6.1.2 叶类产品采后质量安全性状 149
6.2 繁殖器官采后质量安全性状 153
6.2.1 花器官产品采后质量安全性状 154
6.2.2 果实采后质量安全性状 158
6.2.3 种子采后质量安全性状 166
6.3 植物采后质量安全调控机制 169
6.3.1 植物采后质量安全调控机制诠释 169
6.3.2 植物采后质量安全调控措施 178
参考文献 187
第7章 植物质量安全性状改良 195
7.1 植物质量安全性状改良的技术基础 195
7.1.1 植物质量安全性状改良的意义 195
7.1.2 植物质量安全性状改良的技术关键 199
7.2 植物质量安全性状的遗传基础 203
7.2.1 植物内外源毒素抵抗的遗传控制 203
7.2.2 植物重金属响应的遗传控制 208
7.3 植物质量安全性状遗传改良的典型案例 211
参考文献 214
第8章 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规及思考 223
8.1 我国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立法实践 223
8.1.1 我国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概况 223
8.1.2 我国主要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简介 223
8.1.3 我国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存在的问题 228
8.2 国外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现状 230
8.2.1 欧盟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 230
8.2.2 德国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 231
8.2.3 英国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 232
8.2.4 美国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 233
8.2.5 日本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 233
8.3 国外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234
8.3.1 国外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借鉴与经验 234
8.3.2 国外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235
参考文献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