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001
1.1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概述001
1.1.1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概念001
1.1.2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研究意义002
1.2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004
1.2.1国外研究现状004
1.2.2国内研究现状007
1.2.3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009
1.3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趋势010
1.4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011
2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概况(以小兴安岭为例)012
2.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012
2.2地质地貌013
2.3土壤014
2.4水文015
2.5气候015
2.6植被概况016
2.7森林资源和社会发展状况017
3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方法019
3.1资料收集019
3.2野外样地设置019
3.3调查研究方法020
3.4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021
3.4.1重要值的测度方法021
3.4.2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021
3.4.3内业分析与数据处理022
4小兴安岭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与特征023
4.1小兴安岭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023
4.2小兴安岭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024
4.2.1种子植物科的多样性025
4.2.2种子植物属的多样性029
4.3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033
4.3.1科的分布区类型033
4.3.2属的分布区类型035
5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038
5.1小兴安岭森林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度038
5.1.1各大类群物种丰富度特征038
5.1.2不同次生演替系列物种丰富度特征041
5.2典型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及其经纬度梯度格局044
5.2.1阔叶红松林045
5.2.2白桦、山杨次生林050
5.2.3落叶松林055
5.2.4蒙古栎次生林058
5.2.5四种主要群落类型多样性指数比较063
5.2.6海拔高度对原始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066
5.2.7经、纬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071
5.2.8海拔梯度对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074
6小兴安岭森林植被的分类与区划076
6.1小兴安岭植被的分类076
6.1.1小兴安岭植被的分类原则076
6.1.2小兴安岭植被分类的单位和系统078
6.2小兴安岭植被的区划080
6.2.1植被区划的原则和依据080
6.2.2植被区划的单位080
6.2.3水平地带植被区划081
6.2.4小兴安岭植被的垂直地带性081
7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083
7.1涵养水源084
7.2保育土壤085
7.3固碳制氧086
7.4营养积累087
7.5净化环境 087
7.6生物多样性保护088
8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应用090
8.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090
8.1.1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与价值090
8.1.2森林保育土壤的价值091
8.1.3森林固定CO2与释放O2的价值092
8.1.4积累营养物质价值093
8.1.5净化大气环境的价值093
8.1.6森林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的价值094
8.2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与利用096
8.3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利用097
8.3.1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状况097
8.3.2植物物种多样性利用099
8.4森林生态系统碳中和的利用099
附录小兴安岭种子植物野外调查名录101
参考文献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