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中华古学的当代生命
部分 西方哲学的转机
一 胡塞尔的意义学说及其方法论含义
1.意义和赋意行为的居中(被)构成性
2.意向意义与充实意义、意向作用(Noesis)与意向对象(Noema)
3.意义学说的方法论含义
二 胡塞尔“生活世界”学说的含义与问题
1.讨论“生活世界”的思想动机
2.生活世界的含义
3.意识到此生活世界的方式——先验还原
4.生活世界的构成域性
5.胡塞尔“生活世界”学说中的问题
三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与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
四 德里达将闪烁在思想天穹
五 海德格尔的境界
1.海德格尔的人生境界——漫游于寻源的道路之中
2.海德格尔的思想境界——间隙(Riss)处的泉涌和入境
六 “Dasein”的含义与译名——理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线索
1.“Dasein”的含义
2.“Dasein”的译名——“缘在”
七 本体论为何是诠释学?
1.古希腊时代“存在”问题的语言背景
2.人的实际生活经验
3.形式一境域的显示——实际生活本身的展示与表达
4.形式一境域显示方法的例子——对保罗书信的解释
5.《存在与时间》中的形式一境域显示例释
八 罗姆巴赫的密释学——引介二则
1.罗姆巴赫其人其说
2.罗姆巴赫《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一书中译本导言
九 “想象一块红!”——维特根斯坦破除传统意义理论的一例
十 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的象论
1.维特根斯坦图像论中的构成识度
2.海德格尔的象论
3.对比与总结
十一 关于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
十二 塔斯基对于“真理”的定义及其意义
1.为何要从语义角度定义“真理”
2.怎样定义语义的“真”
3.这个定义的意义
第二部分 现象学与中国古代思想
十三 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
1.现象学的构成本性
2.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构成见地
十四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
1.《易》的原发天时观
2.其他的原发天时观
3.天时的各种表现——天之时
十五 境域中的“无限”——《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析读
十六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与老庄的道言观
1.海德格尔的语言观
2.道之说
3.道与说的相互引发
十七 思想方式与中国观——几位德国思想家的中国观分析
1.“理性”的含义
2.“发展”观视野中的中国文化
3.原发体验为知识之根
十八 观“象”
1.至极有几
2.居间引发
3.时机化
4.直接可理解
十九 边缘处的理解——中西思想对话中的“印迹”
附录 关于《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通信
二十 中国哲学?道术?还是可道术化的广义哲学?
二十一 儒家哲理特征与文化问对话——普遍主义还是非普遍主义?
1.儒家是一种非普遍主义
2.儒家与其他文明打交道的方式
二十二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
附录 为北大立孔子像向北大校领导陈情书
二十三 儒家原文化主导地位之含义——儒家复活的意识前提以及与印第安文化的对比
第三部分 神与美
二十四 东西方神性观比较——对于方法上的专享宗教观的批判
1.比较的必要性
2.西方犹太一基督教的神性观
3.中国古代天道观中的神性
4.印度的择一神教观
5.讨论
二十五 “合理信仰”的困境与儒家的“中庸至诚”
二十六 吕斯布鲁克及其《精神的婚恋》中的“迎接”的含义
1.吕斯布鲁克
2.《精神的婚恋》中“迎接”的含义
二十七 感受大海的潮汐——《神秘主义经典系列》丛书总序
二十八 现象本身的美
1.现象学方法的基本特点
2.美与现象
3.“现象”(显现)的原发含义
4.现象本身是美的
5.现象学看法的理论后果
二十九 为什么中国书法能成为艺术?——书法美的现象学分析
1.文字与绘画的关系
2.什么是美?
3.汉字字形与西文字母的不同
4.文字的书法美与文字的意义有关吗?
5.汉字书写如何导致居中体验?(一):引发构意时的边缘存在
6.汉字书写如何导致居中体验?(二):汉字全方位的语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