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李大钊唯物史观谈起(1)
第一章 史料(16)
真实与客观(16)
史料与史学(20)
失传的《天皇记》(23)
古今书厄(27)
纸上与地下(31)
收之扶桑(36)
井真成的墓碑(40)
《尚书》与《御记文》(46)
双绝碑(51)
不朽的史料(55)
传信与传疑(59)
曹操的形象(63)
乾隆的御制诗(69)
第二章 史家(76)
撰史的动机(76)
鸿门宴(81)
《三国志》与《军记物语》(86)
曲笔与直书(91)
纵横自有凌云笔(97)
正史与官修(102)
刘知几的感叹(107)
史家与法官(110)
第三章 史用(114)
通古今而笃名教(114)
孔子与《春秋》(121)
中日正统史观(125)
南北朝的两统分立(132)
纤瑕不玷瑾瑜(135)
郑樵与林家学(142)
鉴与镜(149)
《资治通鉴》与《本朝通鉴》(154)
《愚管抄》的“道理”(158)
事实与评论(163)
第四章 史话(169)
文学与历史(169)
传奇与说话文学(174)
讲史与说唱文艺(178)
民间的信史(186)
《太平记》与三国故事(192)
《太平记》的史书特质(197)
关羽的三种形象(201)
忠与义(205)
《水浒传》的历史考据(209)
历史的同心圆(214)
第五章 史学(218)
史风的转变(218)
考据历史学(223)
崔述与《考信录》(227)
明治维新与文明史学(231)
那珂通世与《崔东壁遗书》(237)
兰克与日本实证史学(241)
中国传统史学的转型(248)
南北朝正统论事件(252)
中国新史学的发展(256)
吕思勉的新史观(259)
史以致用(266)
日本疑古史学(270)
“层累地造成说”的由来(275)
京都学派与中国学(282)
唯物史学在日本(287)
唯物史学在中国(291)
结语(299)
参考书目(313)
后记(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