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书结构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工作不安全感相关研究
2.1.1 工作不安全感的内涵
2.1.2 工作不安全感的维度与测量
2.1.3 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2.1.4 工作不安全感的作用效果
2.2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相关研究
2.2.1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内涵
2.2.2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测量
2.2.3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影响结果
2.3 创新行为相关研究
2.3.1 创新行为的内涵
2.3.2 创新行为的维度与测量
2.3.3 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2.4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相关研究
2.4.1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内涵
2.4.2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测量
2.4.3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作用效果
2.5 调节焦点相关研究
2.5.1 调节焦点的内涵和维度
2.5.2 个体层面调节焦点相关研究
2.5.3 团队层面调节焦点相关研究
2.6 相关研究评述
3 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压力交互理论
3.1.2 调节焦点理论
3.2 工作不安全感与创新行为
3.3 工作不安全感与个体创新行为权变作用效应假设推演
3.3.1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中介作用假设
3.3.2 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假设
3.4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与团队创新行为权变作用效应假设推演
3.4.1 团队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中介作用假设
3.4.2 共享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假设
3.5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汇总
3.5.1 理论模型
3.5.2 研究假设汇总
3.6 本章小结
4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结构及测量研究
4.1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4.2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量表开发的理论基础
4.2.1 基于ERG理论的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结构维度
4.2.2 基于组合模型的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测量
4.3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内容结构的量化检验
4.3.1 量表开发流程
4.3.2 初始测量量表形成
4.3.3 预调查与量表修订
4.3.4 大样本调查与信效度检验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权变作用机制实证研究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5.1.3 测量工具
5.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2 变量信效度与相关性分析
5.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2.2 信效度分析
5.2.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 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权变效应分析
5.3.1 直接效应检验
5.3.2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调节焦点的调节效应检验
5.3.4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检验
5.4 实证结果讨论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权变作用机制实证研究
6.1 研究目的和方法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6.1.3 测量工具
6.1.4 数据聚合检验与统计分析方法
6.2 变量信效度与相关性分析
6.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2.2 信效度分析
6.2.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6.3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权变效应分析
6.3.1 直接效应检验
6.3.2 团队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6.3.3 团队共享调节焦点的调节效应检验
6.3.4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检验
6.4 实证结果讨论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管理启示与实践建议
7.1 合理管理工作场所中的不安全感
7.1.1 设置以动力为导向的工作不安全感激励机制
7.1.2 避免工作不安全感的消极影响
7.1.3 及时衡量工作场所中个体和团队的工作不安全感水平
7.2 提高挑战性压力应对能力并及时疏导阻碍性压力
7.2.1 合理控制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的范围
7.2.2 增强应对挑战性压力的能力和信念
7.2.3 遵循职业成长发展规律并及时疏导阻碍性压力
7.3 针对不同调节焦点的员工和团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7.3.1 挑选具有长期型促进型调节焦点的个体和团队
7.3.2 有针对性地培养员工的情境型促进型调节意识
7.3.3 注重激发员工的情境型促进型焦点
7.3.4 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方式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